偉大的心理學家斯瓊納教學的基本觀點即是:用讚揚代替批評。他曾用動物和人的實驗來證實,當用鼓勵和誇獎代替批評時,人會做更多的好事,而那些不好的的事會忽視而減少。

    生活在北卡羅萊納州洛杉磯的約翰-林傑波夫,就是用讚揚的態度對待自己孩子的。在很多家庭,父母總是對孩子批評吼叫。這些例子也顯示,這樣持續一段時間後,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就惡化了。

    為了解決這種情況,林傑波夫決定試用我們課堂上學的哪些方法。他報告說:“當我們決定用稱讚來代替指責時,卻總是看到他們犯的錯誤,要找些事情來稱讚他們真的很難。但當我們找到他們值得表揚的事,並加以誇獎時,他們過去做的那些不好的事,真的就不再發生了。接著,他們別的缺點也在逐漸消失,他們開始照著我們的讚許的方向去做。結果出人意料的,他們乖得連我都不敢相信。雖然它並沒有持續下去,但和以前相比卻好太多了。現在不用我們像以前那樣費力糾正。孩子們做的正確的事已遠遠超過的錯事。這些全都該歸功於讚美,即使讚美他最小的進步,也好過指責他的過失。”

    這個道理也同樣適用於工作。加利福尼亞州木林山的公司的凱斯-羅伯也運用了這一原則。他的印刷廠有時候接的東西品質是很精細的。但新來的印刷員卻不太適應他的工作。這令他的監督很生氣,想解雇他。

    羅伯先生知道這種情況後,親自去印刷廠找這個新印刷員談了一次。羅伯告訴他,他對他做的工作很滿意,並說,這是他在公司看到最好的產品之一。他還指出這些產品好在哪裏,以及那位年輕人對公司的重要性。

    這果然影響了年輕人對工作的態度。幾天後,情況大為改觀。他和同事們說,羅伯先生非常欣賞他的產品。那天以後,他就成了一位忠心細心的員工。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賞識和認同,有時候甚至會為得到它不計一切代價。但大家卻都很討厭阿諛奉承這種不誠懇的讚美。

    我再說一遍,本書所講的各種原則,隻有真心誠意才會有用,滿腹的詭計隻會讓人厭憎,我說的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說起改變別人。如果我們能激勵一個人,了解他的內在寶藏,那我們就不隻是改變他,而是徹底的改造他了。

    誇張嗎?美國最著名、最傑出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說過一句睿智的話:“與我們的潛能相比,我們隻能算是處於半醒狀態。我們現在利用的,不過是肉體和精神能源的極小一部分而已。每個人離自己的極限都還很遠。擁有各種能力的他卻因為習慣而未能運用它。”

    在這些因習慣而沒能運用的能力中,讚美別人、鼓勵別人、激勵人們發揮潛能的能力你很能還沒有發揮出來。

    批評會使能力萎縮,鼓勵則會讓能力綻放出最美的花朵。因此要想改變別人而且不引起反感的話,第四條原則就是:誠懇而慷慨地讚美別人每一次最微小的進步。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