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釋迦牟尼佛是堂兄弟,釋迦牟尼佛出家修行正果以後,家族中不少的王子、王公大臣,都受到佛陀的感化,跟隨他出家學道。

有一天,跋提王子跟其他王子們一起在森林中參禪靜坐,忽然禁不住內心的歡喜,此起彼落的呼聲:“好快樂啊!好快樂!”佛陀剛好經過這座森林,聽到有人喊著“好快樂”的聲浪,上前問他們:“你們有什麽快樂的事呢?”跋提王子回答說:“過去在王宮裏我們吃的是珍饈美味,想要什麽就有什麽,百般的挑剔,仍然食不知味。現在出家了,每天托缽乞食,雖然隻是粗澀的菜飯,卻吃得滋味甜美。過去我們身住深宮內院,有多少侍衛拿著刀槍兵器保護著,我們還是憂心恐懼、提心吊膽。現在樹下一宿,野地靜坐,不須有任何防備,我們卻感覺身心安穩,沒有恐怖和不安。”

禪悅法喜,不是世間的金錢可以換得,不是地位權勢可以求來,更不是情愛欲樂可以相比的。一般人看到出家人,常會感歎一句:“好可惜,年紀輕輕,怎麽出家?”其實修道人擁有的法樂,就像寒山詩所說:“若論常快活,唯有隱居人,林花長似錦,四季色常新。”歇下貪、嗔、癡的狂心,心地自有似錦的林花,煥然的新色。

功名富貴的快樂非常有限,真正的快樂來自我們的內心,擁有寂靜的心,歡喜的心,知足的心,慚愧的心,平等的心,快樂的活水便源源不絕的湧現。

你快樂嗎?找回失去的真心吧!幸福的青鳥,不在千山萬水的遠方,它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