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有一座位於長江岸邊的寺院,叫做歸元寺。每天江中的客商船隻,總是來來往往,穿梭不停。

有一天,一位信徒問住持老和尚:“我們參禪打坐,怎樣才能心外無物呢?”他的意思是,每天在禪堂裏,如何才能不被江中來往的船隻所影響呢?住持老和尚伸出手指,對著右邊的弟子一指,弟子便把右麵的窗子關起來。

信徒仍然一團疑惑:“右邊是看不到江中的船隻了,可是左邊還是看得到啊!”老和尚又對左邊的侍者一指,侍者也把左麵的窗子關起來。

信徒指著前頭的大門,說:“老師父!大門開著,那些來往穿梭的船隻,還是會擾亂我們。究竟該怎麽辦呢?”這時,老和尚眼睛一閉;信徒看了,一怔:“啊!我懂了,我懂了。”

老和尚閉上眼睛,是告訴信徒,“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也就是不當看的不要看,不當聽的不要聽,不當說的不要說,甚至不當想的不要想。日本德川幕府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的家廟“日光東照宮”也以此典故,雕了三隻“不聽、不言、不看”的猿猴,借以警惕世人。

參禪打坐,不是要求外境,要求他人,而是要求自己;不管世間好好壞壞、是非得失,心中無罣礙、心中無一物,才能灑脫自在!如果不能把自己心中的萬物去除,就算坐破蒲團,也無法明心見性。

所謂“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圍繞”,外麵的境界盡管有很多的誘惑、牽引,隻要我們不動心,無念於萬物,不自作多情,不去分別、攀緣,就不致惹下許多是是非非了。禪宗六祖大師不也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嗎?

想要明心見性,就該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