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宗道是北宋大臣,在他住處旁有個著名的仁和酒店,店裏的酒聞名京城。魯宗道常在下班之餘,換下官服,一個人去那裏喝酒。

有天,真宗急召魯宗道,使者到他家時,他正巧不在。使者等了一會兒,才見到宗道從酒店回來。使者告訴他皇帝召見,並體貼地問:“皇上如果責怪您來遲了,您有什麽理由應對?可不可以先告訴我,我才好和你說同樣的說辭。”

魯宗道說:“沒關係,皇上問起,你就照實說我去喝酒了。”使者說:“這樣恐怕皇上會怪罪。”魯宗道說:“喝酒是人之常情,欺君是大罪。”使者無可奈何地歎口氣,回宮複旨。

真宗果然問起魯宗道遲來的原因,使者據實稟告。真宗問魯宗道:“為什麽到酒家?”魯宗道說:“我家裏窮,沒有酒器。酒店裏各種器具、酒類齊全,服務又親切,去那裏喝酒,就像在自己家裏一樣。剛才我親戚來,請他到酒店裏喝了幾盅。不過,我穿著便服,沒人認識我。”真宗聽完,笑著說:“你在宮裏服職,不比他人,我怕禦史彈劾你。”

從此,真宗更加欣賞魯宗道,認為他忠實可靠。真宗晚年,每次為皇後分析群臣中哪些人可用時,總不忘記提到魯宗道。

“避重就輕”是許多人的處世哲學,丈夫在妻子詢問“為何晚歸”時,隻說“加班”;太太聞到酒味時,卻說“巧遇同學”。員工麵對上司質問“為何遲到”時,回說“車子故障”。學生麵對成績單的紅字時,抱怨“考題太難”。其實,說謊很累,隻要開了頭就沒完沒了,為了不露馬腳,要像連環套不停地編造。最輕鬆的方式還是誠實。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說:“言行,君子之樞機,苟能誠實,斯則可法。”子貢問孔子如何成為君子?孔子的回答中,“言必信,行必果”也是條件之一。可見,誠實是君子不可或缺的德性。

社會上充斥著貪汙、編派、八卦,這些都是不誠實的行為。什麽時候大家都能誠實處世,這個社會也就能得到真正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