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劉秀二兄弟,在家鄉日夜練兵準備打倒王莽的新朝時,左右鄰居就說道:“劉太糊塗了,如果這樣鬧下去,將來我們這些鄉親的命都要不保了。”說著大家都躲起來,生怕會被牽連。

後來,鄰居們看到劉秀也脫下農裝穿上軍服,準備出征,又說道:“連謙和敦厚的劉秀都參加他們,大概不會錯。”大家才放下心來。

為什麽同樣的作為,卻因為人的不同產生迥異的評價?主要原因在於一個人的“形象”,是誠實守信的人,是言而不行的人,是有才幹能力的人,是怯懦無主見的人,是剛強堅定的人,是見解淺薄的人,還是明辨是非的人。

“形象”發自於內在的涵養、價值觀念,以及表現出的儀態舉止。所謂相由心生,一個人的心念、思想、性格流露在外是蒙混不了人的,像是走路匆忙的人耐性不夠,與人交談目不正視的人心意不集中,談話紊亂無條理的人缺乏主張等等。

“形象”也取決於平時的待人處世,像是和氣的人易親近,穩重的人可靠,真誠的人能信任,善謀的人可以請教,負責的人能托付重任等等。

“形象”的好壞更關係著一個人的未來,身為領導者德能兼備,自然贏得眾人服從;身為下屬勤奮有才智,自能獲得主管重用;為政者勤政愛民,必得人心擁戴;從商者誠實不欺,才有信譽;為人師表慈愛學廣,才得學生尊敬;為朋友講義說道,則處處是真情知音。

所以,要別人如何對待自己,就先看看自己究竟是怎樣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