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始佛教的時代,每一個出家人隻準許有一套袈裟,分三件:五衣(工作勞動服)、七衣(僧團裏課誦法會服)、九衣(外出應供服)。佛陀希望修道人,減少物累的牽絆,過著清貧淡泊的生活。

有一天,佛陀叫弟子阿那律到其他教團的分部,去了解他們修行有什麽障礙?身心是否都能安住在道上?阿那律聽到佛陀的指示,卻抗命說:“弟子不願意。”佛陀很訝異,平日持戒守道,心意已臻調柔的大弟子,應該不會畏懼千裏跋涉的辛苦,他溫和地問:“阿那律,你為什麽不去呢?你有什麽困難嗎?”阿那律說:“佛陀,現在是雨季,天氣不穩定,出門難免淋到雨,我們隻有一件袈裟,淋雨以後又不得更換,濕衣服穿在身上很難受,又容易感染風寒生病。您要我到遠地去視察,來回要好幾天,我覺得不方便。”佛陀一聽,馬上決定說:“阿那律,你說得對,以後每一個出家人都可以擁有兩套袈裟,替換使用,減少生活的不便。”

佛陀的製律,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因時、因地、因人,因種種因緣,善巧方便地修正戒條。然後人卻往往抱殘守缺,打著“佛已製戒,不可更改,佛未製戒,不可增添”的旗幟,曲解佛製的本意。戒條原是使我們修行時,心無旁騖地辦道的準則依據,而不是將戒條變成手腳的枷鎖,使我們失去行動的自由。

法律的條文,因為社會形態的改變,也要適時增添刪略。我們從佛陀改變初衷,重新製定“兩套袈裟”的事例來看,佛陀是很慈悲、圓融的,他不被戒相所捆綁,而是從戒體的開闊性,做適時的更改。

佛心,慈悲圓融;佛戒,開闊自在。佛製的戒律,在傳教的過程中,受著不同國家文化的激蕩,或多或少會有一些改變。戒律,就像登山的梯子,幫助我們更上層樓,何必在梯子的尺寸、材料、格式,處處計較是否合乎佛製。聰明的人要的是一座穩固的梯子,讓他可以眺望生命高峰的勝境,反觀愚癡的人,卻天天拿著尺,四處尋找“標準尺寸”的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