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會把出軌視為感情破裂。

    “更不會因為另一個女人的出現而摧毀對自我的認同和自信,也不會陷入一場草木皆兵甚至無中生有的叫‘追究’的噩夢。我會繼續相信他,相信他給我的每個擁抱、給我端來的每一杯蜂蜜水。我會相信他說過的——如果有一天麵臨險境,會用他的生命去保護我。”

    “好多話,說起來容易,做到難。如果他真的出軌了,你真能做到這麽瀟灑嗎?”

    “可以的,我會耐心等著他們的感情走過自然的過程:心酸得不得了——激情得不得了——糾結得不得了——結束。因為曾經經曆過,所以知道那是必然的過程。我甚至會希望他在倒數那兩個階段不要那麽受傷。”

    “還是那句話,我們兩個的感情怎麽樣,這至關重要:我們是不是還能在台燈下聊一兩個小時,我們是不是還會喜歡一起去旅行,是不是還能安安靜靜地在沙發上靠著看完一部電影,是不是仍然心態平和,是不是每天推開門的時候,覺得還是家裏舒服。”

    “但是,如果,他因為愛上別人而忘記了陪伴女兒,謊話連篇,徹夜不歸,那麽,我們就該談談了。”

    出於我對這個女人的認識,她是個心大的女人,我相信她說的話,她既不是聖母,也不是吹牛。即便已經步入婚姻,她和他的關係也是分離的,各自擁有各自的部分,並不是完全占有和融合。她隻是沒有占有欲地、沒有限製和剝奪地愛他。

    有一個誤區是,女人以為結了婚自己就是那個“獨一無二”的了。這是不太可能的。這樣的誓言,不符合科學和人性。婚禮上表演的忠誠,往往很難兌現。

    所以,我想,在這裏對那些給我寫過信的女人說,真的很抱歉,我沒有辦法來指導受傷的你,告訴你該怎麽選擇、怎麽走出來。人們時常走的路,無非就這三條:

    1.幹脆利落地分了,老死不相往來。

    2.繼續在一起,但是彼此失去了信任,時常爭吵,並且以“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為借口,自我犧牲感強烈,讓孩子感到內疚。

    3.離了,後來又複合了。

    日光之下,無新事。

    放下,不一定脫離苦海。

    所有的障礙,無非是“恐懼”二字。

    放下恐懼,可能一切會變得容易。

    問你的心要答案。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