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如來」是佛的德號之一。如來真性,如如不動,充滿法界,隨感而發,來固非來,有時隱藏,去亦非去,因無去來,故名如來。

    來去,即有彼此的對待分別,已證得法身的如來,何處不是清淨法身的顯露?《金剛經》說:「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所謂「如來」即親證「真如理體」者,而此理體如如不動,彌蓋恒河沙界,周遍三千大千世界,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大乘起信論》說:「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恒,從本已來,性自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如是過於恒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

    「如來」也是隨順世諦法,為了方便度化眾生而說。若有人認為佛既無四相,怎麽又言自己已成道果、為法王尊、於一切法自在無礙?「如來」就是法身真我。佛陀的來、去、坐、臥是隨順世間相,佛陀證果,但不住佛果之相。

    有個庵主念佛已經二十年,一直盼望能親眼看見阿彌陀佛,驗證自己的修行。

    終於,有一天晚上,夢見一位極樂世界的菩薩告訴他:「你對阿彌陀佛的虔誠已勝過一般人,因此,阿彌陀佛托我轉告你,明天會親自拜訪你。」

    醒來後,庵主更歡喜虔誠的念佛。他端坐在佛殿前,口中佛號不斷,恭候阿彌陀佛聖駕的來臨。但是,等了一天,太陽都下山了,阿彌陀佛始終沒有出現。他開始懷疑,難道阿彌陀佛也會不守信用嗎?

    晚上,菩薩又在夢中出現。正準備抱怨阿彌陀佛不講信用時,菩薩先開口說道:「你是怎麽了?阿彌陀佛今天見了你三次,你都不肯見他!」

    庵主答:「沒有阿彌陀佛駕到的通報啊!」

    菩薩說:「你真是有眼如盲!阿彌陀佛第一次在早上出現,扮成乞丐,才走到門口,你就叫侍者趕走他。到了中午,阿彌陀佛又來了,扮成一名女人,來到大殿,你連正眼都不瞧她一眼,她跟侍者通報說要見你,侍者說你從不接見女人!到了傍晚,阿彌陀佛化身為一條流浪狗,結果,一走近門口,就被知客僧用棒子嚇走了!」

    庵主說:「我真不知道那就是阿彌陀佛。」

    「須菩提!於意雲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這是佛陀對住相的凡夫說,不可以從色與聲去執著求見佛陀,所謂佛有三十二相:色相、音聲都是因緣和合的假象,是為了度化眾生才顯現的,緣聚而現,緣滅則散,不過是一時的假名,哪裏是法身常住、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的如來?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佛陀隨緣說法不著法相,如來示現「說法者」說法,無非是應機施設,都是向無色相處現色相,在無言說中示現言說。所以稱「說法者」,也隻是如來隨順世間法而示說,因此對須菩提說,如果有人說如來「有所說法」的念頭,那是毀謗佛陀。因為一切言說,是開啟眾生本具的真如自性,為了斷除眾生妄念,隨機化度,隨緣而說,何來有法?佛陀在《金剛經》也說:「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就是要空去法非法相,要人連「佛陀有說法」的念頭,都不可生起住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