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我度生,不是幫另一個人承擔生命,或者替他完成一切,而是給予他、幫助他在自己的人生當中、事業當中、修行當中,以至於度眾的過程當中能夠獨當一麵,有能力給予眾生種種的需求。

    我們發心度眾生,並不隻是眾生沒飯吃就給他飯吃,沒有衣服穿就給他衣服穿。因為這種以物質往來,或情感的交換,是住相的,不會長久。真正的度眾生,要使人人都能進入無餘涅盤,都能達到了脫生死的境界。要度那麽多的眾生,且要度到無餘涅盤的境地,如此度眾生的發心,必須抱著「無對待心」,才是真正的度眾。

    本領不是「教得會」,也不是「學得會」,而是「做得會」,做了就會了。隻要發心就好了,發心的當下,就能激發無限潛能。省庵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說:「嚐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心發,則佛道堪成;願立,則眾生可度。」

    佛法重於實踐,而世間成就的秘訣,是獨當一麵、能實踐的執行力。要發大心,就要無我;越是無我,就能對更多人奉獻,越感受不到自己的各種執著,就能有更大的包容。

    回想佛光山開山之初,正是物力維艱、急需用人之際,我卻毅然決定送慈惠、慈容、慈嘉、慈怡、慈莊等弟子赴日深造。那時,許多人勸我說:「他們若是一去不返,待在海外,豈不是讓人才流失,白費苦心?若是學成回來,你又要如何領導這些高級知識分子呢?」

    結果他們回來了,並且幫佛教做了更多事。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我從不以為自己比徒弟高明,我希望他們能夠「青出於藍,更勝於藍」。

    《金剛經》中,佛陀再一次提醒須菩提,不要還執著於有「眾生可度」的念頭,因為眾生當體即空,並無實在之相,如果生心動念,以為有眾生可度,就落入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的執著之中須菩提!於意雲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

    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