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主法治社會,所有國家的政府官員,甚至就算是總統,都應該是人民的仆人。在佛教裏,所謂“欲做佛門龍象,先做眾生馬牛”,佛教的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為眾生服務,其實也可以把他們當作是義工,是仆人。當然,做仆人也要看值不值得。過去一些英雄好漢,為了一句承諾,做小主人的仆人:為了報答一點恩惠,甘願一生為人做仆,供其驅使。這當然是一種自我的選擇,但值不值得,就見仁見智了。

仆人的種類,有下列數種:

一、為金錢做仆人:現在的女管家、老總管、特別護士,各種臨時工,甚至各行各業的上班族,隻要是為了賺取金錢,都可以說他是金錢的仆人。不過,工作是神聖的,以勞動服務和智慧心力換取金錢,照顧一家老小的溫飽,這也是應該的。隻是做金錢的仆人還可以,做金錢的奴隸就不值得了。因為每個人都要用錢,當然要賺錢,所以從事正當的職業,正當地賺取金錢,以勞力、智慧、特長來換取金錢,這是人情之常;但是有的人被金錢所用,為非作歹,賣國求榮,鋌而走險,貪求非法所得,那就不值了。

二、為老板做仆人:每個人的因緣各有不同,老板有老板的能耐,仆人有仆人的命運。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老板也是仆人的仆人;老板為了給付仆人的每月薪水,也要使出渾身解數,賺取金錢。老板和員工雖是相對的立場,實際上是關係一致、利益共同。假如老板倒閉了,仆人也無所歸,老板也不成其為老板了。社會上多的是時而老板,時而仆人,也多的是時而仆人,時而老板。人生如戲,在戲台上,各種的角色,誰是主角,並不代表其地位高低,還要看其能力大小。《西廂記》裏的紅娘,雖是一個仆人,但是她的能力超過女主人崔鶯鶯;曆史上的同治、光緒皇帝,其地位哪有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之重要?所以誰是老板,誰是仆人,其實就看各人自定其角色了。

三、為身分做仆人:有的人,自己是一方的頂尖人物,並沒有人要他做仆人,但他自恃自己的身分,也會做了自己身分的仆人。例如,要參加一場會議,需要乘車而去,自己就辛苦兼職,為了賺錢買一部轎車,以維護自己的身分,這不就是做了身分的仆人嗎?今天會有一個客人來拜訪,他需要擺個場麵來接待,於是到處向人借家具,撐排場,種種辛苦都是為了彰顯自己的身分,這不就是做了身分的奴仆嗎?

四、為社會做仆人:社會上有很多義工,他們甘願為社會服務,也可以說是社會的仆人。義工這種社會的仆人,是為了行義,不同於一般為金錢而做事的仆人。在中國,自古以來如撿字紙的人,所謂“你丟我檢”,他就是社會的仆人;有人讚歎警察是人民的保姆,保姆不就是人民的仆人嗎?此外,多少在醫院裏服務,在老人院裏供職,在育幼院裏守護幼兒的人,他們有的不是為了金錢,隻是為了做社會的義工。乃至各宗教的宗教師,名義上大家尊他們一聲老師,如學校的教師一樣,實際上他們都是在為社會大眾服務,為信徒服務,應該也都是社會、信徒的仆人。

一個偉大的人物,不要從高處看下麵;真正偉大的人,應該由下往上看。能把自己看成是仆人,甚至人人都樂於做社會的仆人,那麽這個社會的美事、義行,就會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