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要立誌向上;事業,要奮發有為。世間沒有天上掉下來的成功,也沒有地上蹦出來的利益,隻有靠著吾人的奮發有為,才能有所成就。

怎樣奮發呢?茲舉四點:

一、人窮誌不窮:英雄不怕出身低,一個人即使出生在貧窮之家,隻要養誌,隻要有願,所謂“堯何人也,舜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世間上沒有自然的釋迦,也沒有天生的彌勒;羅馬不是一天造成,北京也不是一天成功的。一切都是經過多少的賢能幹才,投注了智慧、實力、財務、發心,所以都市才能建大樓,郊區才能蓋工廠,高速公路才能一條一條開發,公園才能一處一處建設。一個國家不在乎貧富,在乎有誌的人才。你有立誌嗎?你有發願嗎?古來多少誌士仁人,乃至佛教裏的諸佛菩薩,哪一位不是靠著發願而有成呢?所以人要立誌,要發願。

二、事難心不難:事有難易,心無難易。有心,事難也不會難;無心,不難也會難。我們的心意,為國家、社會、大眾、人類,犧牲小我,成就大眾。有心,庫克船長可以把一條商船開到澳洲;有心,鄭成功憑著少數人力,可以把盤踞台灣的侵略者驅逐離開。就算是愚公吧,有心,也能把太行山打通,讓山東、山西可以往來。所以,做人要有心,有心就有力。

三、才缺德不缺:我們的才華雖不如別人,但我們的道德不能不如別人。才華不夠,我可以慢慢學習;道德不全,則不能完成人格。假如有完美的人格,就是武訓乞討,也能興學育才;就像林默娘,一個平凡女子也能成為聖人媽祖。才華成就的事業是一時的,道德莊嚴的事業才是永久的。我們以才取人固然需要,以德取人更為重要。

四、學淺量不淺:我們可以承認自己“才疏學淺”,但不可以“量不如人”。天下事業,要看度量大小而能決定成就大小。你的度量隻能容一家人,可以做家長;能容一村的人,能做村長;能容一縣的人,可以做縣長;能容一國之人,才可以做國家的領袖。所以,全民的領袖要能把全民放在心上;佛陀的心胸懷抱一切眾生,因此他可以做法界眾生的救主。

現在我們要呼籲世界人士,每個人都不要有本位主義,人人放寬心量,有世界觀,能容納世界;如此量大的人多了,世界國家都會因此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