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好好壞壞,錯綜複雜,問題很多,最大的問題恐怕就是“觀念”了。在世界上,有的人成功,輝煌騰達;有的人失敗,窮途潦倒;有的人能對人類有所貢獻;有的人對人類造成威脅。此中最大的關鍵,我想應該就在於人對世界有不同的觀念吧!

所謂“觀念”,就是“心”的作用。所謂“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觀念影響人生的態度,觀念其實是可以改變的,如佛經的“哭婆變笑婆”,本來是一個每天愛哭的老太婆,但觀念一改,就變成每天歡喜的老太婆。可見世間上的喜怒得失,貧富窮通,都是觀念中的分別而已。操縱我們人生苦樂禍福的,不是別人,就是我們的觀念。

怎樣處理我們的觀念、駕馭我們的觀念?茲提供幾點意見:

一、往好處想:人有個陋習,凡事不肯往好處想,總喜歡往壞處思維,本來是一件喜樂的事,經過他思維的妄想製造,變成愁雲慘霧的情況。往好處想,雖然有時也不盡然,事實往往出乎意料之外,但即便如此,我們防人之心不可無,但害人之心不可有。

二、製造歡樂:我們的心,是我們的工廠,我的工廠要出產一些什麽產品呢?你要出產煩惱、痛苦、憂悲、苦惱、貪嗔、愚癡,別人也愛莫能助,隻是你為何不出產一些適用的產品呢?例如,可以製造歡樂、幸福、與人為善、為世間服務等,甚至把全人類都看成是如兄如弟的家人一般,大家相互尊重。能夠出產和諧的社會,出產慈悲的世界,出產和平的人間,出產歡樂的人生,這就是好的工廠!

三、老二哲學:人常因為自私,什麽事都想自己獨占,一切都是我要,都以“我有”為重。對人間不肯謙虛低頭,總想做老大;做老大的辛苦,是必然要付出慘重代價的。如果你有謙卑的心理,不做老大,歡喜做老二,其實老二也沒有比老大少一個眼睛,或是少一個鼻子,一樣共有人間的資源,一樣享有人間的因緣,反而不必擔當老大的責任。所以,如果人人有老二的心理,人人有老二的謙虛,人人都甘願做老大的支援;觀念一改,世間上的富樂、痛苦,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了。

四、人先我後:一般人的觀念裏,總是“自己第一、自己最好、自己最大”,因此有煩惱、痛苦;如果換成“你大我小、你對我錯、你有我無、你樂我苦”,能有這樣的逆向思想,就是觀念改變,則對苦樂價值就會有不一樣的看法。

五、想當然爾:在吾人的生涯裏,得失禍福,不要有怨天尤人的觀念,凡事“想當然爾”,一切逆來順受。當別人對我好,我要心存感恩;別人不喜歡我,對我不好,要“想當然爾”,因為我沒有對他好,他當然不可能對我好。如此一想,進而主動地對人好,必能改善相互的關係,人我之間就會更和諧。

總之,人生的一切,都受觀念左右,觀念對人一生的苦樂、成敗,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我們要建立好的觀念,自然會有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