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向自詡為“萬物之靈”,尤其人有一雙手,被譽為“雙手萬能”,透過雙手,可以持斧開山,可以用鏟鑿渠。

人類的雙手,為人間留下多少的巧思慧想,留下多少的藝術作品。雙手還可以幫助身體各器官,例如耳朵很癢,要靠手指挖耳朵;眼睛很澀,要靠雙手去按摩,身體上哪裏不自在,都要靠雙手去處理。

吃飯喝茶,要用手;睡覺時,即使睡著了,枕頭掉到地上,手也能摸黑把它找到。尤其身體這裏痛、那裏癢,靠雙手幫助,快活如之。甚至在戰場上,投降的時候,舉起雙手就能逃命;平時無事,雙手垂下,表示悠閑自在。

盡管現在是科學時代,機器再怎麽發達,電腦網際網絡再怎麽進步,還是要靠人的雙手去操作,去控製,所以雙手不可輕視,要好好愛護。

雙手最大的意義,就是“舉手”,會議表決,要靠“舉手”才能通過。國家的慶典,要“舉手”高呼萬歲。不管在什麽地方,人多意見也多,都要靠舉手表決。現在試說“舉手”之義:

一、舉手問好:我們和人相見,除了口頭的問好以外,也可以舉目示意,舉手問好,都能獲得人的善意回應。

二、舉手讚成:在會議的時候,光靠聲音表達意見不夠,有時候用舉手反對,或舉手讚成,都能達到目的。

三、舉手示意:有時候在大眾中,要表示意見,先要舉手,獲得同意,才可以正式發言。

四、舉手表決:當一個議案需要表決時,一舉手就是一票,就能決定事情成否,所以舉手之重要,可見一斑。

五、舉手之勞:順手把一張桌子擦幹,把地下的肮髒一掃,都是隨手的功德。你丟我撿,你種我收,都是說明手的功用。

六、舉手敬禮:學生躹躬,佛教合掌,軍人舉手敬禮;舉手可以溝通彼此的友誼,也能互通心意。

上麵說到舉手的重要,正由於舉手的意義重大,因此不可以隨便舉手,因為一舉手就有很多的後果,是正,是反,都取決於一舉。過去佛光山叢林學院第二屆畢業學生,臨出院門時,我問:誰願意到“蘭陽救濟院”(即今日之“宜蘭仁愛之家”)?有兩位學生舉手,第二天我就叫他們前往就職。結果一舉手就是三十年,至今剛要退休。

舉手很好,但在佛教裏也可以“垂手”,表示悠閑、自在,甚至表示慈悲,如佛陀垂手度眾,所謂“願將佛手雙垂下,摸得人心一樣平”。所以當舉手的時候要舉手,當放手的時候也要放手;能舉放自如,才更是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