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有個專門提供僧信修行的“禪淨法堂”,一年到頭經常舉辦禪七與佛七的修持活動,每次信徒報名參加,都說是到佛光山“打禪七”或“打佛七”。他們有時候打一個禪七、二個禪七,或者打三個禪七、四個禪七,甚至打七個禪七。參加佛七的人也是一樣。

另外,佛光山的大眾每日早晚要上大雄寶殿參加課誦,每逢初一、十五或佛誕日,中午要在大雄寶殿“打供”;乃至一年當中會有幾次的“打水陸”。有人會問:為什麽一定都要用“打”呢?其實“打”之一字,就是“舉行”的意思;打禪七就是舉行禪修,打供就是舉行上供。

再有,佛光山徒眾每當職務調動時,需要“打單”,也就是打包衣單的意思。平時過堂吃飯,行堂會負責幫忙“打飯”;乃至齋堂裏,糾察師如果有事情要向大眾宣布,也會客氣的說“打閑岔”。

“打”這一個字,下麵可以接很多的字詞,於是許多“動作”、“神情”就被生動而傳神的呈現出來。例如:打量、打聽、打盹、打滾、打趣、打落水狗、打恭作揖、打腫臉充胖子等。

以下試依“打”的詞性,列舉一些與“打”有關的用語:

一、當動詞時有:打掃、打水、打撈、打針、打仗、打字、打包、打球、打架、打擊、打碎、打破、打開、打掉、打電話、打草驚蛇、打狗看主。

二、當名詞時有:半打六個、一打十二個、打火機、打手。

三、當介係詞時有:你打哪裏來?你打哪裏去?

四、當形容詞時有:打拚、打響、打轉、打圓場、打秋風、打哈欠、打瞌睡、打起精神、打情罵俏、打渾插科、打抱不平、打得火熱。

五、當副詞時有:打折、打算、打擾、打點、打工、打消、打發、打烊、打造、打通、打扮、打工、打雜、打尖、打底、打歌、打緊、打牙祭、打折扣、打頭陣、打招呼、打官司、打交道、打通關、打油詩、打遊擊、打退堂鼓、打動人心、打悶葫蘆、打富濟貧、打家劫舍、打鐵趁熱、打鴨子上架、打如意算盤、打死不承認。

另外,在佛教裏也有:打香板、打開心門、打破虛空、打成一片、打開天窗說亮話、打破黑漆皮燈籠等。從佛法的觀點來看,“打”之一字,有“打壞”一些不好的,又能“成就”一些好的之意,所以其內容很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