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一向喜歡養兒子,兒子大了必然要娶媳婦,媳婦一進門,忽然多了一個女人,家庭就此風雲變幻莫測。

有的家庭多了一個女人,賢慧體貼,如“開心果”一般,增加家庭的歡樂氣氛;有的家庭多了一個女人,也多了計較,多了是非,多了許多問題,使家庭難以安寧。

媳婦進門,最大的問題無如“婆媳相處”了。好的男人處理“婆媳問題”,善於規範,善於調停;不善於處理“婆媳之間”的男人,一邊是媽媽,一邊是妻子,自己夾在中間成了夾心餅幹,那就真的是“裏外不是人”了。

其實兩個女人之間,也不必然一定都會有問題,端看做媳婦的,肯不肯用心經營婆媳之間的關係。以下茲有“三等媳婦”,提供參考:

第一等媳婦:想要做第一等媳婦的人,嫁到婆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建立與婆婆之間的良好關係,不可先懷有成見,或主觀的認為婆婆一定是個不講理的人;而是要想:今後婆婆是我最親、最愛的人,我從此就多了一個母親。不過,另一方麵做媳婦的還必須知道,今後萬一自己有什麽錯失,丈夫會原諒,但是婆婆可能會計較,所以必須侍奉恭敬,談話謹慎,對婆婆要如母親一樣的體貼、重視、尊敬,讓婆婆對你生起好感,則以後的日子自然好過。

因此,第一等媳婦不但要讓公婆尊重你,丈夫愛護你,尤其要善理家務,把婆家視如娘家,每日灑掃庭除,供應三餐,委屈忍耐,不可以有情緒化的語言、動作出現,這是最為重要的。

第二等媳婦:假如不幸,婆媳無緣,雖居一家,卻形同路人,互不來往。盡管如此,但是做晚輩的,禮貌不能不顧,倫理不能不重。做媳婦的怎麽不甘願,在惡婆婆麵前仍是一個賢慧的媳婦,要侍奉恭敬,就算是虛與委蛇,也不能不做個樣,不能把家庭當戰場。所以第二等媳婦,至少要顧念大局,要為親愛的丈夫做人,要設法對婆婆表示臣服,不可意氣用事,做晚輩的本來注定就是理虧,如果能夠認清自己的身份,後麵就會有改善的空間。

第三等媳婦:第三等媳婦一到婆家,立刻擺出對立的態勢,開口“你們這一家”,閉口“你的爸爸媽媽”,就是藐視公婆,存心向倫理挑戰。甚至平日生活裏,斤斤計較,一點委屈都不能忍受,整天詛咒、怨恨、哭鬧、投訴,這就無法維持正常的婆媳關係,甚至也沒有辦法成為一個正常的家庭了。

東西有上等貨、中等貨、下等貨;如果把人比為貨品,上等的媳婦就是上等貨,中等的媳婦就是中等貨,下等的媳婦就是下等貨。希望全天下的年輕女孩,當你準備結婚時,也一定要預備好務必做個上等媳婦,千萬不要成為下等媳婦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