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堂前論醫道

    幾人在後院談論,那前堂的苓芷姑娘,在那收拾著藥櫃內的草藥。

    這行醫開藥,每日是要查驗藥櫃內的藥材多少,好寫出備貨清單,以便及時采購新藥。

    那要櫃中已經空缺的草藥,還要及時填補。

    此刻苓芷就是在做這些瑣事,可別看這些事並不費力氣,但是卻很是考驗人。

    如果要做的準確熟練,沒有幾十年的識藥能力,那也是萬萬不能做好。

    就說這空的藥櫃,上麵隻有一標簽藥名,那要是填補新藥,就要到後房倉庫去取藥填補,然而後房藥品千中,要想在千百種藥品內現出群卻藥材,那自然是要有些本事才行。

    這本事不是別的,起碼是能見其形而知其名,更厲害的,就是聞其味,而之其藥性。

    像這些本事,對於這位曾經是燕京大學醫學博士的苓芷來說,那簡直太簡單不過了。

    這項浩大的工程,如果給一個新手來做,那起碼要一周,那要是給這位先前經常打理的小寶來做,恐怕也要用上三日。

    然而,那位本打算刁蠻一下苓芷的小寶,卻萬萬沒沒想到,給這位剛來的苓芷打理藥櫃,竟然在一個時辰就全部料理的完備無缺。

    此時,苓芷收拾好了藥櫃,正俯在案上提筆寫著什麽。

    突然,在大堂側門走進一人,緩緩邁步,很是坦然的,不急不慢的,走了進來。

    那口中微微咳了兩聲,故意在提醒苓芷。

    此刻苓芷聞聲,轉眼看去,見來的是那位大醫師胡先生,趕忙恭敬的上前施禮。

    其實苓芷剛來這聚仁堂不久,這裏的環境還不太熟,對這些規矩也是不太懂。

    但是有一點,苓芷很是機靈的,提前查看了那坐堂醫師的名牌。

    在聚仁堂大堂旁有個坐堂名牌欄,每日哪位醫師坐堂,便將名牌掛出去,以便有病人慕名而來。

    像這等大醫師級別的人物,一周也就隻有一次坐堂的時間,平日裏,這位胡先生頓時躲在後院研究醫術,撰寫醫殿,堂中的事,很少過問。

    可不知今天為何,卻早早的來到大堂查看,這顯然是對剛來的這位苓芷有些好奇,像是來試探他的本事。

    其實不知,在聚仁堂中,能稱的上大醫師的,也隻有這位當年太醫胡先生,和哪位大掌櫃佟先生二人。

    那其他還有兩位坐堂醫師,就是佟先生的胖師弟,王德瑞先生,再加一位也算當地有名的醫師古方先生。

    所以在聚仁堂內,總共就這四位坐堂醫師。

    如果按照排班坐堂的順序,那今天掛出的牌名,應該是那位古方先生了。

    可是此時時間還早,那古方先生也不會來的太早,再說,大清早的誰會來問診呢?

    可今天倒是特殊,真的坐堂先生沒來,這不該來的但是先到了。

    苓芷施禮恭敬的問候:“胡先生,你早”

    這番晚輩對一位醫道長者的恭敬,那自然也是應當,可苓芷恭敬的謙卑行禮,這位胡先生卻並沒有理會,隻是一臉陰沉冷漠,略帶一起好奇的眼神,上下打量起苓芷來。

    兩隻布滿皺紋的雙眸,死死盯著苓芷細看,這種眼神,透著一股冷冽的寒芒,隻見苓芷感覺全身發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