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導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從結構到內涵, 從理論到實踐,涵蓋了全麵推進依法治國、努力建設法治中國宏偉藍圖 的方方麵麵,體現了全麵推進依法治國是一項龐大的法治建設係統工程 的重要思想。本章在區別法律體係與法治體係不同的基礎上,重點介紹 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的內容、建設原則以及建設路徑。

    第一節 法律體係與法治體係

    “法治”一詞很早就出現在古書中。《晏子春秋•諫上九》:“昔 者先君桓公之地狹於今,修法治,廣政教,以霸諸侯。”《淮南子•氾 論訓》:“知法治所由生,則應時而變 ;不知法治之源,雖循古終 亂。”法治與人治是相對立的,是不同的治國理念。人治強調個 人權力在法律之上,而法治理念正好與其相反。要法治就不要人 治,要人治就沒有法治。法治包含兩個部分,即形式意義的法治 和實質意義的法治,是兩者的統一體。形式意義的法治,強調“以 法治國”“依法辦事”的治國方式、製度及其運行機製。實質意 義的法治,強調“法律至上”“法律主治”“製約權力”“保障權利” 的價值、原則和精神。形式意義的法治應當體現法治的價值、原 則和精神,實質意義的法治也必須通過法律的形式化製度和運行 機製予以實現,兩者均不可或缺。

    改革開放的頭三十年,我們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 係的建設,在相當長的時間裏,立法成為我國法治建設的重中之 重,法治建設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有法可依”。經過幾十年的不 懈努力,2011 年 3 月 10 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長吳邦國同誌向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四次會議作全國人大常 委會工作報告時莊嚴宣布,一個立足中國國情和實際、適應改革 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集中體現黨和人民意誌的,以 憲法為統帥,以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等多個部門法為主幹,由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與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等三個層次 的法律規範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已經形成。

    在新的曆史條件下,進一步完善和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 律體係依舊是法治建設的重要一環,但如何讓其正確全麵地實施 成為當下更加迫切的現實需求,因為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法治 的要義是良法在社會生活中的一體遵行,所以法治絕不應停留在 靜態製度層麵,而應當延伸到法的動態運行的整個過程。在全麵 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在全麵深化改革的攻堅時期,黨的 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依法治國為主題,吹響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 家的進軍號。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推進依法治國若幹 重大問題的決定》,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關於加強法治建設的專 門決定。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 治體係,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係、高效的法治實施體係、嚴密的法治監 督體係、有力的法治保障體係,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係,堅持 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 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的十八屆四 中全會《決定》突破了以往社會主義“法律體係”的提法,提出 了“社會主義法治體係”的新概念,其內涵也從法的製定延伸拓

    展到了法的實施、法的監督的全過程,表明我們黨更加注重法的 實際社會效果,更加注重法在實際運行中所體現的公平正義價 值,而不僅僅是停留在“紙麵上的法”。如果說法律體係是一個 靜態的概念,主要是從法律製度建設的角度、從立法的層麵談, 那麽法治體係就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包括立法、執法、司法完整 的係統性的體係,從法律體係到法治體係實現了從製度到製度 實踐的飛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