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謂之大。

    東西方女人

    有個中國女人由於丈夫出軌而離婚,一直恨了他十幾年;在她和一個澳大利亞人的婚禮上,新丈夫的兩個前妻都來真誠地祝福他們,於是她十分感慨:同為女人,東西方理念的差異原來如此之大。

    在人類的世界裏,占有半數人口的女人,跟男人相比不差絲毫,甚至比男人重要。但是長久以來,女人一直飽受歧視;甚至女人當中,東方女人與西方女人,彼此待遇也不盡相同。

    西方的女人被比喻為人間的天使、天上的女神,是和平的使者,女人應該受到男士的尊重。所以在西方社會,到處可以看到男人讓座給女人,男人替女人拉椅子,扶女人上下車……西方女人在社會上充分被尊重,因此在西方產生了許多女總理、女校長、女企業家等,所有女人都可以抬頭挺胸,理直氣壯與男人共同成長,沒有女人甘願為自己的性別就顯得比男人矮了半截。

    在西方,父母遺產不會隻留給兒子,對兒女一視同仁,平均分配。甚至現在西方很多家庭主婦在倡導向丈夫要求支付薪水。其實,果真要付薪,男人也付不起,因為女人忙於家事,遠遠比男人在外工作的時間要長,工作也較繁重,薪水自然會很高。

    雖然付薪未必成真,但西方男女的確沒有誰養誰的問題,大家真正做到平等的尊重,有平等的地位。所謂“女男平等”,這已足以顯示女人的地位與價值了。

    東方的女人往往被說成是“禍水”、“母夜叉”、“母老虎”、“河東獅吼”等,美麗的女人也往往被形容為“蛇蠍美人”、“狐狸精”。東方人把女人形容得很可怕,所以數千年來,東方女人想爭取男女平等的地位,始終都隻是個夢想。數十年前,中國的女人如同替男人操持家務的幫傭,三餐吃飯時男人先吃。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稍被懷疑不貞,整個社會都會對她側目而視。家中如有不幸的事發生,必定要怪女人八字不好,是“掃帚星”、“克夫命”。男人可以休妻,沒有聽說女人可以休夫的。男人在社會上,走到哪裏都說女人無才便是德,女人不必讀書,隻要能操持家務、撫養兒女,就是賢妻良母了。可憐的女人,一生受盡折磨,就因為心善性良,卻仍然心甘情願。

    上述東西方女人的比較,未必全然如此,也有例外。西方也有被虐待的女子,東方也有幸福的女人。佛教講“眾生皆有佛性”,眾生本性上都是平等的,有平等觀念的人類才有佛性善德。

    ·佛光菜根譚·

    婆娑世界充滿了痛苦、無奈、委屈、不平,

    如何才能活得自在,唯一的辦法,

    是以自己的般若智慧找到心中的淨土。

    媽媽的味道

    父母生我育我,親人教我養我,我隻有受之於他們,卻很少給予報答。我哭泣的時候,他們給我歡喜;我失望的時候,他們給我鼓勵;在衣食住行上,他們給我嗬護;當苦難挫折時,他們給我安慰。他們多少的慈顏愛語,他們多少的溫柔體貼,我卻很少給予回報。

    一些在外求學就業的異鄉遊子,經常會懷念起家中“媽媽的味道”;甚至在每個人一生當中,不時也會回憶起成長期中所有“媽媽的味道”,諸如媽媽懷抱中的溫暖、媽媽哺乳的甜蜜、媽媽輕聲慢語的指導、媽媽裝模作樣逗自己歡喜等等童年往事。

    所謂“媽媽的味道”,其實就是媽媽的慈母之心。母親的慈愛,每一個兒女都能感受得到,所以從小到大,乃至自己做了父母,都會懷念“媽媽的味道”。

    媽媽有什麽味道呢?

    媽媽的語言。當孩子還在繈褓之中,媽媽就會自言自語地對著嬰兒講話。直到孩子呀呀學語,便逐字逐句地教導其說話。剛開始隻教一個字的,如“來”、“乖”、“好”;接著兩個字的,如“寶貝”、“抱抱”、“好吃”。之後是三個字、四個字的教育,直到孩子能完整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時候有的兒女就開始嫌母親嘮叨,一句話總是說了又說,吩咐又吩咐。但是,就算是怪媽媽嘮叨,也會感謝媽媽的慈愛關懷。

    媽媽的動作。媽媽對孩子的關懷經常表現在動作中。例如,媽媽伸手,就知道媽媽要抱我;媽媽把手背在後麵,必然藏有東西要給我。媽媽作勢要打人,其實她的內心是愛我的;媽媽把我抱在懷中,那是媽媽最快樂的時候;媽媽哼著沒有字句的音聲,其實那是在表達對我的愛意;媽媽怕吵醒熟睡中的我,總是輕聲慢步;媽媽把我放在搖籃裏,實際上是放在她自己的心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