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恒沙無一悟,過在尋他舌頭路。

    欲得忘形泯蹤跡,努力勤殷空裏步。

    ——唐·洞山良價

    沉

    一天,夏王讓神箭手後羿表演射術。靶子一尺見方,正中畫了直徑為一寸的紅心。後羿微微一笑。臨射前,夏王突然宣布:“射中了,賞你一萬兩黃金;射不中,剝奪你擁有的封地。”後羿聽了,頓時胸脯起伏,怎麽也平靜不下來。他拉開了弓,射出第一支箭。箭身擦著靶子,飛到一邊。後羿拿弓的手開始顫抖。他勉強射出了第二支箭,卻遠離靶子落在地上。圍觀的人發出噓聲。夏王問彌仁:“後羿平時射箭是百發百中的,為什麽今天連射兩箭都脫靶了?”彌仁說:“後羿是被患得患失的情緒害了,大王定下的賞罰成了他的包袱。如果能夠排除患得患失的情緒,再刻苦訓練,那麽普天下的人都可以成為神箭手。”

    摘引自《中國古代寓言》

    房屋沉悶不通氣,居住品質就會大打折扣;做人沉默不講話,經常造成氣氛尷尬,場麵難堪。沉悶、沉默都為人所不喜,但是人之一生與“沉”有關者,好的方麵也很多,例如:

    一、沉思是啟開智慧的門窗。人生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就需要學習沉思,沉思是內在的思考謀劃,沉思默想會增進智慧。喜好哲學的人都喜愛沉思,有沉思習慣的人對問題都會有多一番的見解。好比三思而後行,經過了沉思,對問題多一分深入研究,已經開啟了智慧的門窗,看到的世界就能更廣闊。沉思不會衝動,尤其說話之前要多一些沉思,因為說出來的話難以更改收回。在思想裏多一些反複思維,凡事都能更有智慧決斷。因此,沉思能增加智慧,智慧能增加沉思,沉思是打開智慧門窗的最好途徑。

    二、沉著是穩定大局的力量。沉思是做事前的蓄勢待發,沉著則是穩定大局的力量。獅虎要捕食獵物,雖然眼見獵物在前方,它也不會衝動地撲向前去,而會沉著地經過一番觀察;一旦開始行動,就會不顧一切地衝向前去。沉著才能穩定大局,才有力量出發。弓還未拉滿,不能射出;飯尚未煮熟,不能隨意掀開鍋蓋。大事決斷當然要有先機,先機不是衝動,搶占先機需要沉著穩重。謝安指揮淝水一戰時,與朋友下棋,前方傳來急報,他仍然不動聲色地把一盤棋下完之後才說:“剛才小兒們,已經在前線戰勝苻堅的八十三萬人馬。”這一戰決定了東晉的生死存亡,而謝安就是能那麽沉著,焉能不勝?

    三、沉穩是老成持重的表現。走路要穩健才不會跌倒,行事要穩當才不會失敗。年輕人做事往往被人批評為“嘴上無毛,做事不牢”,意思是年紀太輕,做事不夠牢靠,必須年長才能沉穩。沉穩的人,某些時候需要喜怒不形於色,好惡不現之於外,一個老成持重的領導人就靠沉穩決定事業的成功。

    四、沉潛是養深積厚的方法。人生需要沉思,需要沉著,需要沉穩,有時候更需要沉潛。一個不知道沉潛的人,就不能養深積厚;不能養深積厚,就不能成長進步。一個讀書人,要在某一段時間內辟室自修,做一番沉潛的功夫;一個政治人物,當他一時失意,或者轉換職務時,要想到這是最好沉潛的時機。禪門裏的修行人,一天當中一定要有一兩個小時用於沉潛內省,一周當中一定要有一日半日用於沉潛思維:一年當中一定要有數日乃至數周用於自己的沉潛內斂。人能有沉潛的修為,才能養深積厚,才能蓄勢待發,才能有所作為。

    ·佛光菜根譚·

    鯨豚沉潛於大海,幽蘭沉藏於山穀,

    從容沉靜於紛擾,清明沉澱於心靈。

    起念的根由

    有個犯人住在一間隻有一兩坪大小的囚房,由於空間有限,他整日抱怨。一天,牢房裏飛進來一隻蒼蠅,他想把它捉走。他全神貫注地追蒼蠅,無奈蒼蠅比他更機靈,每當快要捉到時,它就輕盈地飛走了。蒼蠅飛到東邊,他就向東邊一撲;蒼蠅飛到西邊,他又往西邊一撲。他氣喘如牛,還是捉不到蒼蠅。坐在地上,疲憊不堪的他若有所悟:小小牢房原來這麽大,連隻蒼蠅都捉不到……

    有個人豢養了一隻小貓和一隻小狗當寵物,每天都會親自喂養。當他喂食小狗時,小狗就想:“主人每天都這樣愛護我,從來沒有要我回報,這麽一個大慈大悲的人,難道他是一個神明嗎?”當他喂養小貓時,小貓卻在想:“這個人每天都給我美味的飲食,他對我尊重、殷勤,難道我是神明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