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

    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如今更不疑。

    ——唐·靈雲

    人家要我

    加完班後已是晚上十點,小李走進附近的一家小吃店,叫了一份炒飯。突然他聽到了有兩個人的小聲對話:“飯沒有了。”“再煮一鍋。”“再煮一鍋?”“再煮一鍋。”在座位上喝著茶休息了近半個小時,小李吃到了炒飯。他問老板:“飯店要打烊了,你再煮一鍋飯豈不浪費?你可以叫我再換一家餐廳的啊!”“不浪費。要想吸引顧客,做宣傳打廣告的費用遠比一鍋飯的成本大得多。另外,您已經走進我的店裏了,這就給了我們機會,機會也是成本啊!”

    摘引自《故事中的管理學》

    現代青年步入社會,有的人一開始就要求就職的對象應該如何待我,包括對自己要重視、待遇要提高、假期要自由、工作要輕鬆等等——不用說,這都是失敗的觀念。有一種人懂得自我要求,他知道對公司要有所奉獻,要能擔當責任,要對上司交代的工作如期完成——不用說,這種人必定容易成功。

    遺憾的是,現代就業的青年缺乏正確的觀念,一開始就想到“我要什麽”。你要什麽,兒童時期可以向父母撒嬌,讀書的時候可以向老師請教,現在就業由不得你要什麽,要什麽隻有看看人家要你做什麽。能遷就“人家要我”,能滿足人家的需求,這樣的就業青年,縱有工作上的問題,但由於觀念正確、行為正當,前途必定可期。

    人家有什麽要我的呢?

    一、人家要我勤勞。人家要我勤勞,我能對工作不勤勞嗎?一個員工每天懶散懈怠,老板不是請一個公子哥兒來當少爺,動則就要休息;不勤勞的員工,沒有獲得主管的信賴,你想要長久地幹下去,此實難矣!

    二、人家要我誠信。人家要我誠信我不誠信,說謊、耍嘴皮子、借故托詞、善用心機,主管們要這種部下嗎?人不誠實,主管難以信賴;人無信用,主管難以放心。所以光是考慮自己需要什麽,沒有考慮主管需要什麽,這與工作信條不合,難以從工作裏獲得成就。

    三、人家要我發心。一個公司團體需要發展,一畝農田山地需要開發,你沒有發展的心願來配合主管的需要,你能適任工作嗎?假如你發心隻為工作需要,不計報酬,隻為工作成果,不計自我的成就,隻為讓主管滿意,不為自己而執著,做到勤勞、誠信、發心,你說主管會不對你建立信心嗎?

    四、人家要我正派。一個人就算有勤勞、誠信、發心,但是別人對你的要求是無限的,尤其正派是每個行業基本的要求。有的人聰明有能力,但做人不正派,所謂“欺世盜名”於一時,但不能長久。禁得起長久考驗的,必定為人正派。例如,管財務的不盜小利,管行政業務的不想投機取巧,管人事的不以成見私情決定好惡,負責生產的不想偷斤減兩。有多少耕耘就有多少收獲,公私分明,主管自然了解。

    五、人家要我盡責。人家要不要我,決定在於盡責與否。人家雇用我,絕不是恩惠情義,也無義務,主要的就是看我對工作盡責與否。我能盡責獲得主管的信任,前途必能一帆風順。就算是做了主管,也要讓部下認為自己是一個盡責的人;假如你不盡責,居功諉過,不管上下,都不會歡喜你。一旦主管不欣賞你,部下不擁護你,如此你想生存就很困難了。

    六、人家要我主動。一個工作者,不能全部聽命於人。人家要我做什麽我就做什麽,人家沒有要我做什麽我就什麽也不做,這種三四流的乖乖人才不容易升遷。現在的社會競爭很大,必須主動思考,主動盡心,主動發展,主動對人有所貢獻。主動的人才與被動的人才,其成就與價值,自是不可同日而語。

    一個人在世間要如何生存?必須具備條件讓“人家要我”。人家要我,我要人家,關乎自己一生的前途,可不重乎?

    ·佛光菜根譚·

    少執多放心安泰,少傲多謙人緣好;

    少色多德名譽佳,少私多公成就大。

    仆人的定位

    一個法國農場主駕駛奔馳貨車去德國,半路上發動機出故障。他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用車上的小型發報機向奔馳總部發出求救信號。幾小時後,奔馳的工程師帶帶人乘飛機來了,見麵第一句話就說:“對不起,讓您久等了。”不一會兒,車就修好了。農場主問修理費多少。“我們樂意為您提供免費服務!”農場主極為詫異:“你們可是乘飛機來的呀?”工程師一臉歉意:“是我們的質檢沒做好,才使您遇到了麻煩,我們理應給您提供免費服務。”

    摘引自《故事中的管理學》

    在佛教裏,所謂“欲做佛門龍象,先做眾生馬牛”。佛教的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為眾生服務,其實也可以把他們當是義工、仆人。當然,做仆人也要看值不值得。過去一些英雄好漢,為了一句承諾,做小主人的仆人;為了報答一點恩惠,甘願一生為人做仆,供其驅使。

    仆人的種類有下列數種:

    一、為金錢做仆人。現在的管家、護士、各種臨時工,乃至各行各業的上班族,隻要是為了賺取金錢,都可以說他是金錢的仆人。不過,工作是神聖的,以勞動服務,以智慧心力換取金錢,照顧一家老小的溫飽,這也是應該的。做金錢的仆人還可以,做金錢的奴隸就不值得了。每個人都要用錢,當然要賺錢,從事正當的職業賺取金錢,以勞力、智慧、特長而換取金錢,這是人之常情;但有的人被金錢所用,為非作歹,賣國求榮,鋌而走險,貪求非法所得,那就不值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