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文武百官們都認定先帝會把皇位傳給小兒子,而先帝當時也確實屬意小兒子當儲君,還準許小兒子上朝堂聽政。

    後來先帝年邁病重,奪位之爭爆發,小皇子的幾個兄長如狼似虎的爭鬥著,愛護兒子的月貴妃關閉落月宮的宮門,將自己和兒子鎖在一方小天地裏不去參與那些。

    宮裏那段時間不斷有人悄無聲息的死去,小皇子很害怕,他怕自己和母妃,會和那些人一樣悄無聲息的死去。

    這場爭鬥最終的勝利者,是當時南巡遇刺又大難不死回來的現在的乾元帝,乾元帝趴在先帝榻前哭訴兄弟們的惡行。

    先帝震怒,將幾個鬥的最厲害的皇子下了大獄,隨後便封了乾元帝為太子,而小皇子成了中山王。

    本來身體就不好的先帝,因此事更是病情加重,沒多久就駕鶴西去,再然後,深受寵愛的月貴妃以一根白綾了結了自己追隨先帝而去,留下了才十五六歲的小王爺麵對淒惶人世。

    聽及此,她道:“我想,月貴妃肯定愛你比愛先帝要深,那種情況下,她不會選擇放棄你,是誰害了她?”

    沒有哪個母親會不愛自己的孩子,這是自己懷胎十月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誰都可以不愛,但自己絕對不會不愛。

    先帝逝世,孩子驟然遭遇變故,宮裏的一切都未穩定,她相信月貴妃不會在把自己疼愛的兒子丟在那樣的環境裏不管不顧。

    顧長卿垂頭,啞聲道:“是啊,她怎麽舍得留我一個人,她是沒辦法,我們母子倆隻能活一個,她是為我而死。”

    其實故事到此,她已經有了個明確的答案,但是聽他訴說的時候,還是忍不住難過。

    先帝大概也沒想到他對小兒子的過度疼愛,最後會變成小兒子和自己最歡喜的女子的催命符。

    成王敗寇,乾元帝是成王,敗寇便是未能登位的其他人。

    顧長卿道:“父皇死的太突然,我和母妃未能見到他最後一麵,父皇薨逝的消息傳到落月宮的時候,母妃在寢殿裏枯坐了一夜。而後同我說,她不能再陪著我了。”

    月貴妃是個聰明的女子,她明白先帝的死對於她而言意味著什麽,也知道自己將麵對的是什麽。

    “母妃死的時候,我就在簾帳後麵藏著,大太監餘和捧著白綾和毒酒讓她選擇,她若不選,這些東西就會送到我的麵前。”

    提起那些往事,他的情緒很低落,母或子,隻能留一個,月貴妃選擇了白綾,在餘和的注視下,了結了自己的性命。

    猜想得到證實,她沒有過多的震驚,乾元帝能在登位後狠心的殺了自己所有的兄弟,又怎麽可能會選擇留下曾對皇位有過最大威脅的小皇弟。

    她不知道月貴妃死的那晚,顧長卿躲在簾帳後麵是怎麽度過的,親眼看著自己的皇兄逼死自己的母妃,親身體會宮裏的人心冷漠,從萬千寵愛一下子變成孑然一身,他是怎麽熬過的那一夜?

    親人的離去後,他為了活命不敢聲張,因為他知道他的命是他母妃救回來的,他沒資格說死就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