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所做所言都是令人歡喜的事,則心中一寬,如春到人間,充滿祥和與歡喜。

對於書法我並不擅長,過去也沒有機會練習毛筆字,然而為了弘法上的需要,我還是盡量提筆勉力為之。

記得在1996年,農曆春節將近時,有位信徒要我為他寫一副春聯,我自覺字寫得不好,隻有拒絕。但是在信徒一再要求下,為了滿其所願,我還是寫了一張“平安吉祥”。後來弟子將其印行了幾十萬份,與大眾結緣,數日後,竟然索取一空。

又有一回年關將近時,有信徒需要,我再度至誠地寫下“春到人間,歡喜祥和”,祈望藉此祝福大家法喜無盡,法財無量。

之所以會提“春到人間,歡喜祥和”,是體認到冬去春來,大地複蘇,而人間最寶貴的就是吉祥歡喜,和諧和平。然而大多數的人,由於心中擱置太多放不開的人事物,無法安寧平靜,即使坐擁“江山”,享有權位、財富、名利,仍然為著人我紛爭苦惱,計較得失高低,而失卻生命真正的意義,生活因之抑鬱寡歡,無法自在。

明朝洪自誠在《菜根譚》中提醒世人:“無名無位,無憂無慮。人知名位為樂,不知無名無位之樂為最真;人知饑寒為憂,不知不饑不寒之憂為更甚。”生活的重點,不是去比誰的財富多、誰的房產大、誰受重用、誰是得意時,該爭的是誰的歡樂多、誰散播的歡喜多。若所做所言都是令人歡喜的事,則心中一寬,如春到人間,充滿祥和與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