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自他無別,自能圖利他人,進而能推動社會祥和的風氣。

魯哀公是春秋時代魯國君王。一年適逢饑荒,社會動蕩不安,民不聊生。魯哀公問群臣是否有解決的方案,大臣們都認為,增加稅賦才能使國庫免於虧空的噩運。盡管如此,饑荒的問題還是無法改善。

哀公為此甚為憂心,他問孔子的弟子有若:“年歲饑荒,國用不足,你有什麽辦法呢?”

有若回答:“國家貧窮,理當減稅。”

“怎麽可以,倘若減稅,國家豈不是更沒有收入了嗎?”哀公不以為然地頻頻搖手。

“減輕賦稅,節省用途,使人民富足,還愁國庫虧空嗎?倘若人民窮困潦倒,又何來富足可言!”有若從容回答。

魯哀公認為有若言之有理,隨即采用他的建議,果然達到功效,不但穩定民心,也解決國庫虧空的窘境。

儒家治理國家的經濟思想,是稅收合理,不加重人民的負擔,更是量入為出,收到多少稅,就支出多少,而不致造成財務虧空的窘困。反觀現今社會,一味地增稅,卻從未顧及人民的力量有多少,是否有能力負擔。苛捐雜稅是落伍的經濟政策,把利益、好處分享人民,始能民富國強。

縱觀中國各家,儒家提倡舍己為人,墨家提倡兼愛非攻,道家提倡無私寡欲,佛教更提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圖利他人。所謂“人我一如,自他不二”,懂得自他無別,自能圖利他人,進而能推動社會祥和的風氣。此外,在圖利他人的同時,也能積聚自身向上、向善的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