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根源

    在思索煙杆之謎的時候,我也回顧了一下我所致的榮祿,他是晚清的權臣,一本《榮祿存劄》記錄了晚清官場的腐朽,其中大量證據記述了官場“請托”之事,而榮祿本人對這種事情還表示認可。

    所謂請托,便是托關係,官員向上麵要實缺。

    除了這本書,還有其他和他有關的書,隻不過仔細回憶之後,我並沒有發現有關這煙杆的什麽描述。

    一時間,我就更加沒有頭緒了。

    時間很快,這下午五點多鍾的時候,我們終於抵達了張家峪村的村口。

    張家峪位於太行山一條山穀的最深處,往村子走的路隻有鄉道,兩輛車並行都有些難度的那種路。

    不過好在路麵是硬化的。

    我們抵達村口的時候,就看到了吳麗娟描述的她回憶中的碾盤,以及村口的長條石。

    隻不過那碾盤已經無人使用,上麵的碾石滾落在碾盤的旁邊,碾盤也是傾斜了一個很大的角度,一邊已經埋在了土裏。

    一邊的條石很長,差不多兩米多,條石上還有很多豁口,應該是原來用來栓牲口用的。

    張家峪也屬於那種留守村,村裏沒有什麽年青人,隻有老人,以及個別的留守兒童。

    村子也不大,隻有不到二十戶人。

    現在村子裏不過四十多口人。

    不少家裏剩下的都是獨居老人。

    村口的地方較大,是一個打麥場,我們的車子便在麥場上停了下來,這邊我們也是看到了徐坤的車,是一輛奔馳的保姆車。

    到了這邊,我就給徐坤打了一個電話。

    電話接通後徐坤就笑道:“宗大朝奉,你們來的也太慢了吧。”

    我道:“應該你們來的太快了,這會兒在什麽地方?”

    徐坤繼續笑道:“徑直往村裏走,我在街上等你們。”

    停好車,我們並沒有立刻往裏麵走,因為吳麗娟在條石和碾盤旁邊站著發呆,應該是想起了一些時後的事情吧。

    我道:“這裏和你時候肯定不是很一樣了,你還能想起什麽嗎?”

    吳麗娟道:“一切都十分的熟悉,這裏的一切,我腦子裏閃過零星的畫麵,都表示我在這裏生活過,沒想到我真是被拐走的……”

    我問道:“關於你弟弟,你能想起什麽來嗎?”

    吳麗娟搖頭:“完全沒有什麽印象!”

    我道:“好了,我們往裏麵走一下,不定見到你們的老房子,你會想起一些什麽來。”

    吳麗娟點了點頭。

    這村子裏的街道,大部分也都硬化了,隻不過路麵不是很幹淨,街邊很多地方都扔了垃圾。

    村裏因為沒有年輕人的緣故,看著十分的蕭條,沒有半點的活力。

    不一會兒的工夫,我們就在街道上碰到了徐坤,在他的旁邊隻跟著一個人,而這個人,我認識,是程皚皚。

    除了這兩個人,我並沒有再看到其他客家人了。

    我道:“你們就兩個人?”

    徐坤:“和宗大朝奉合作我們兩個就夠了,畢竟你們才是主力,我們隻是來當陪襯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