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彌陀

    見我的表情有所變化,父親便道了一句:“你放心吧,你是榮吉的大朝奉,我和客家的合作會有分寸的。”

    我“嗯”了一聲,讓父親繼續講有關大周後、荊浩等人和那絕相禍根胎的事兒。

    父親繼續:“荊浩在後梁亡了之後,就去南唐了,他去南唐的原因有二,其一荊浩當時已經是耄耋之年,他作為北方山水畫派的開山鼻祖,迎來了人生的挑戰,當時已經師承荊浩的關仝,帶著一幅畫來到了洪穀,想要找荊浩討教畫工,可荊浩看到了關仝的畫工後,便了一句‘我已經教不了你了,你這畫的意境比我畫的都要深’。”

    “感覺到了關仝的挑戰後,荊浩便想要有所突破,所以便離開了洪穀外出遊曆。”

    “第二個原因,荊浩在洪穀的時候,一邊耕作,一邊作畫,同時也一邊的修行。”

    “他信道,卻和佛家關係深厚,曾為鄴都的青蓮寺兩次作畫。”

    “他和青蓮寺的住持大愚和尚關係很深,彼此之間還相互贈詩互答,在和大愚和尚交流的時候,大愚和尚就告訴荊浩,在南唐之地會有一個災星降世,而荊浩便是那個有緣人,他希望荊浩遊曆江南,並把那災星帶回青蓮寺度化。”

    “荊浩和大愚和尚關係甚好,大愚和尚有所求,他自然答應了下來。”

    聽到這裏,我就忍不住問了一句:“難不成大愚和尚,或者荊浩,他們中的一人是我們榮吉的人?”

    父親笑了笑:“我找袁氶剛確定過了,在當時,荊浩的確在榮吉任職,不過他隱居之後,榮吉也就沒有再聯係過他了,他此去南唐,應該是個人行為,榮吉並沒有記載。”

    我點頭。

    父親繼續:“到了南唐之後,他便四下遊曆,偶爾靠著幫人寫字、作畫為生。”

    “因為受到了關仝的影響,他在南方的畫工開始發生了一些改變,畫工更為的靈活、俏皮,不像之前那麽的濃厚,板眼。”

    “當然,他在江南一直沒有用了自己的名字,而是用了另一個落款——洪穀。”

    “隻可惜,他萬年的畫作並沒有創出什麽名堂,流傳下來的畫作,榮吉也沒有收藏。”

    “災星,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的禍根胎,尋找的過程並不簡單,一晃十多年過去了,他半點的線索也沒有,荊浩遊曆到了周宗的府前,這周宗便是大周後的父親。”

    “周家在南唐權勢很大,更是富甲下。”

    “不過荊浩遊曆到那邊的時候,周宗的身體已經不怎麽好了,所以周宗就尋了畫師給他做一幅畫,想要用其掛在周家的祠堂裏。”

    “本來周宗請的是宮廷畫師,看那畫師畫來畫去,都畫不出周宗想要的效果。”

    “當時荊浩聽了這件事兒,便主動請纓作畫。”

    “周宗也聽聞國都來了一位善畫的老者,一聽門外老者就是那位,便請了荊浩入府。”

    “果然,荊浩一幅畫畫下來,讓周宗很是滿意,於是周宗就把荊浩留在府裏。”

    “荊浩學問淵博,畫畫又好,所以深受州府女眷的喜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