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野生柞蠶的利用,宋元以前主要做絲絮、打線及紡粗帛用,宋元後齊魯登萊地區已推廣人工放養野蠶,產量大增,同時紡絲織綢也告成功,野蠶生產遂遍布魯、遼、陝、豫、貴、皖等省山區,柞蠶有拓、樣、棘、蕭、懈、椿蠶等品種。”

    “到明代對野蠶放養已有一套較為成熟的技術和經驗,明末齊魯地區所創的柞蠶絲綢已聞名中外,從此由曆史上的人工自然采集轉人到人工放養收集的生產格局。”

    “南宋時南蠻地區還創造了以醋浸或熏野蠶,然後剖開蠶腹,取其絲“就醋中引之”,一蟲可得絲長6一7尺的先例,有人認為這是現代人造纖維的前奏。”

    不假思索,張口就來,絲毫沒有任何的拖泥帶水,邏輯緊密,字句清晰,無不體現著夏傑充沛的知識量,讓屏幕前的觀眾們不由得再次感慨起來。

    “聽完這些華夏養蠶的曆史,搞的我都想身體力行,立刻開始養蠶了。”

    “養蠶還是有蠻多門門道道的,剛剛傑哥不是簡單講了講楊餐前需要準備的東西嘛。”

    “確實,剛剛主播是講了一下養蠶前需要準備的東西,不過確實有些太過簡單了,即使是咱們想要養殖,也沒有辦法通過這麽簡單的描述來進行實踐啊。”

    “對啊,咱們也沒有傑哥那麽豐富的經驗,想要養蠶,還得問一問傑哥養蠶前的準備呢,還得需要詳細版的,否則就算想要搞定養蠶這樣的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夏傑看著屏幕前觀眾們此刻討論的內容,想了想繼續說道:

    “現在咱們養蠶的曆史已經說的差不多了,那我再給大家詳細講一講養蠶前的準備,通常蠶農養蠶前應該做好以下四個方麵的準備工作。”

    “新種桑戶在桑高七十厘米左右時即可報數,老戶春、秋季第一批蠶在桑高五十厘米左右時報數,其他批在領蠶時報下批數。”

    “一張蠶需要桑葉四百五十到五百公斤,從報數到接蠶約二十天的時間。這個方麵我們叫做‘報蠶數’,要是養殖的量比較少的話,就可以忽略掉這一個方麵,或者是桑葉和蠶都是自己養殖的人,隻需要做好記錄和計劃就好。”

    “第二個方麵是蠶室的要求,蠶室要求地麵平整、潔淨,前後有對流窗,最好開地腳窗。”

    “門窗要裝好紗網防蒼蠅,地腳窗裝好鐵絲網防老鼠。大棚和水泥房均可,如果有條件的話,天冷最好用水泥房,天熱最好用大棚。”

    “這也正是我直接使用了調節溫度點子儀器的原因,畢竟家裏沒有那麽多的空房間可以用……”

    夏傑還在講解養蠶前的詳細準備時,屏幕前的觀眾早已經七嘴八舌的討論了起來。

    “看來我想要在城市裏中等規模養蠶的夢想破滅了呀,一張蠶就已經需要四十平方米的房間空間了,現在房價這麽貴,要去哪裏能夠找得到便宜的養殖地啊。”

    “在城市的商品房裏養蠶,你也是一個奇葩:大家養蠶都是朝著鄉下這些地方走的,你倒好,直接想要在城裏裏做這件事情,起點方向就錯了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