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是來找夏傑的。老村長,您難道不知道嗎?夏傑之前做出來的‘曜變天目盞’,如今已經成為了世界級的‘非遺’之一。”

    “所以上麵派我過來,給夏傑做個人物專訪呢。”林玲玲對著村長回應道。

    “人物專訪?哈哈,小傑現在確實也算是個大人物了。不僅僅自己在鑽研著各種物件,而且還一直熱心的幫助村民們走向富裕,真是個好孩子啊。”

    村長笑眯眯地對著林玲玲說道。

    “是的,夏老師的名氣,不僅僅在國內,不少國外友人,也都已經認識了這一位來自臥牛村的年輕人。”

    “隻能說夏老師是非常的努力了,年紀輕輕,就能擁有如此之高的成就。”

    林玲玲和夏傑差不多大,基本上都是剛畢業沒幾年。

    出身於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畢業的林玲玲,經過這些年的不懈努力,方才能夠在央視成為一名資深記者。

    但是一想到相似年齡的夏傑,現在已經被身為央視記者的自己給訪談好幾次了,林玲玲心中是一點兒不敢驕傲了。

    正應了那一句老話,人比人,氣死人啊。

    “村長,我把傑哥帶來了。”

    宋小東的聲音從外邊傳進了村委會。

    雖然身為央視記者,林玲玲還是趕緊站起了身子,以站姿來恭候夏傑為國爭光的這個老朋友。

    “老村長,您找我有事嗎?”

    “夏老師了,是我找您。”林玲玲對著夏傑躬身道。

    “誒誒,記者同誌,你這是幹什麽呢?”夏傑連連擺手。

    “夏老師,我得感謝您,您的作品能夠代表我們國家,成為世界級別的‘非遺’,是值得我們每一個華夏人的尊重的。”

    林玲玲笑著對夏傑說道。

    “運氣比較好,不然哪能做得出來‘曜變天目盞’呀。”

    夏傑擺擺手道。

    “您可太謙虛了。說句直白點的話,您做出來的‘曜變天目盞’,現在就是國寶,而您現在的身份,就是國寶之父,自然值得我鞠躬的。”

    “要是沒打擾到您的話,這幾天我想對您進行一次訪談,順便再拍一拍您的日常生活,請問您是否方便?”

    林玲玲跟著問道。

    “當然了方便了。”

    夏傑微微一笑道,“不過可以的話,還請盡量多多宣傳一下咱們臥牛村。畢竟咱們是山溝溝的鄉村,交通極度不變,要是能多一些遊客,我們還能提高一下交通條件呢。”

    雖然現在村裏修路了,但是已經有點不夠用了。

    “這孩子,自己受訪談,還知道先說村裏的事,難得,難得啊。”村長在一旁聽了夏傑的話,滿意地念叨。

    “沒問題,我們會盡量在節目上安排多一些鏡頭給臥牛村的。之前我也來過臥牛村,知道這裏的確是山清水秀,如果能夠多一些宣傳的話,對於村民的致富路,是非常有幫助的。”

    林玲玲頓了頓,接著說道,“自從國家強調了‘三農’問題之後,能夠得到央視報道的村子,的確會得到各方麵的支持。”

    “記者同誌,那實在是太謝謝你了。”夏傑對著林玲玲微微點頭,表示感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