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的行為是怎樣呢?一個有道德的君子,他的所說、所做處處都會為人設想,不會有無理的要求,更不會強製你的行為。他尊重每個人的人格特質,包容異己,所以君子是有德之人,隨順自然,量才為用。君子之道有四:

第一,君子不責人所不及

人有賢愚不等,能力大小不一,等於五個手指頭伸出來,自有長短功用。團體當中,相當能幹者、不能幹者,能力大小分別,不責人所不及,不任意責備他人。學問不如我者,能力不如我者,鼓勵提攜,給予他尊重,給予他讚美,給予他包容,這才是有德的君子。

第二,君子不強人所不能

一個君子自我要求以身作則,力行身教,不會勉強他人做不想做的事,或做不到的事。好比有人不會講話,逼他上台教書;不會唱歌,叫他開口唱歌;不會畫畫,要他拿筆作畫,這都是強人所難!人並非萬能,包容他人的不能,尊重啟發他人的能處,這是君子令人讚佩的美德。

第三,君子不苦人所不好

君子具有寬恕之美,對自己要求嚴苛,盡量滿人所願,對別人則隨順因緣,不帶勉強。君子處人,不勉強好靜者逛街購物,不勉強木訥者開口暢言;喜歡大自然的人,邀約他遊山玩水;愛好藝術的朋友,提供相關信息,適其性情,隨其所好予以安排,不要求他人做不歡喜之事。

第四,君子不藐人所不成

一個有德的君子,知道每個人各有其特質,各有其司所要,因此他不輕視別人,藐視無成。他看人之好,不看人之缺,知道世間之人,必有一處長於自己,如《法華經》常不輕菩薩所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做佛。”人人皆有佛性,即便是燒火掃地者,也會有強過我之處,因此,君子不看輕一人,不藐視一人。這四點君子之道,也是我們生活中與人相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