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養氣,是人生重大的修養;人有浩然之氣,然後才能談到養心、養性。所以,對於養氣之道,有四點意見:

第一,少思慮,以養中氣

有時候我們講話中氣不足、唱歌中氣不足,為什麽中氣不足?所謂“思多傷神,話多傷氣”,由於思慮太多,過分勞心費神,影響身體健康。所以,講話固然不能逞一時之快,應該再三思慮,才不會失言;但對於不必要的事也無須思慮太多,才能養足自己的中氣。

第二,減欲望,以養骨氣

我們評論一個人,常說:那個人很有骨氣,或說:某某人沒有骨氣。為什麽沒有骨氣?貪心重、欲望多,一天到晚隻想別人給我,或是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常常不擇手段。其實有骨氣的人,非分之財不要,非分的言論不說,非分的事情不做,一心隻想維護自己的骨氣。

第三,多經曆,以養膽氣

一個人如果經曆豐富,所做的事情多,所見識的場麵廣,自然膽氣就壯。例如有的人不敢在人前、人多的場合講話,但隻要多經曆幾次以後,自然不再怯場,不但任何場合都敢講話,甚至樂此不疲,所以經曆可以養成膽氣。

第四,順時令,以養元氣

大自然的時序有春、夏、秋、冬四季,春天有春天的景色、夏天有夏天的風光、秋天有秋天的景致、冬天有冬天的特色。在春、夏、秋、冬四時的生活裏,炎熱的時候要注意身體,避免中暑;寒冷的時候,也要懂得保健,不能著涼。所以,在時節氣候的變化裏,要保護好自己的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