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求人不如求己”,所謂“念觀音、求觀音,不如自己做觀音”,所以做人要自力更生,能自立而後才能立人。自立之道,有四點:

第一,自省而後會自覺

蘇格拉底說:“沒有經過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下去的。”人要懂得自我反省,如曾子說,“每日三省吾身”,經過自我反省、自我觀照,才能看到自己的心,看到自己的行為,看到自己的個性,甚至看到自己脾氣很大、貪欲心很多、嫉妒心很強等缺點。所以能自省才能發現良知,才能自我覺醒。

第二,自覺而後有自信

人有了自我覺悟以後,才能把不好的行為改正,例如把貪欲心改成喜舍心,把嗔恨心改成慈悲心,把懶惰懈怠改成精進努力,把愚癡邪見改成明理正見。一個人經過自我修正行為以後,過去沒有人緣的,會越來越受人歡迎,過去沒有承擔力的,會愈來愈有責任感。有了責任感才能恪盡職責,才能有擔當;一個勇於擔當的人,自然會是一個有自信的人,所以自覺而後有自信。

第三,自信而後可自強

自信可以決定理想人生的目標,人有了自信心就有力量決定自己人生的方向,就能策劃自己的前途,就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就能做自己的主人。一個人能隨時充實自己,自然擁有自信,有了自信,並且盡全力於工作上,這樣的人十之八九會成功。反之,一個人缺乏自尊自信,人生就會癱瘓。

第四,自強而後能自立

為人當自強,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又說“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懂得自己奮發圖強、努力向上的人,才能自立。能夠自立自強,那就是一個健全的人生。

人要在世間上保有生存的空間,不外自主、自立、自強,人唯有靠自己才是穩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