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習氣,耳朵喜歡聽“讚美語”、“秘密語”、“是非語”、“甜言蜜語”,甚至無修養、無意義的話語;唯獨不喜歡聽“勸誡”、“忠告”的逆耳之語,這些都是不會聽話。真正會聽話的人,不但是“非禮勿聽”,而且要能善聽、諦聽、兼聽、全聽。關於耳根的修行,說明如下:

第一,要善聽

人要善於聽話,才會進步。所謂“善聽”,就是能把不好的話都聽成是好話;反之,不善聽的人,有時候好話也會聽成壞話。中國的四大菩薩,觀世音菩薩騎鼇魚、文殊菩薩騎獅子、普賢菩薩騎大象、地藏菩薩座下騎的就是叫“善聽”的白犬。會聽話的人,所謂“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不會聽話的人,左耳入,右耳出,把別人的話當耳邊風,甚至“聞善言不著意”,這就是不會聽話。

第二,要諦聽

“諦聽”就是要認真聽、注意聽,不要聽錯了!有時候下屬對領導報告,領導沒有用心聽;有時候領導吩咐部下,他隻聽了前麵的一句,後麵沒有聽完全,這就是沒有諦聽。所以耳朵的修行要會諦聽,像《金剛經》裏釋迦牟尼佛囑咐須菩提要“諦聽!諦聽!”就是不要聽錯了。

第三,要兼聽

兼聽就是不能隻聽一麵之詞,要采納各方的建言,所謂“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懂得兼聽的人,他能“聞一知十”;不會兼聽的人,聽了十句,他隻懂得一句、兩句。所以,弘法傳教之人能兼聽,多聽別人的意見,才能觀機逗教;一般人能多聽別人之言,才能善解人意、才能融入群眾。

第四,要全聽

全聽就是不要斷章取義,對於前因後果、來龍去脈,從頭到尾,我都能聽清楚,都能了解。因為一切事必有它的前因、有它的背景、有它相關的曆史因緣。曆史,不僅記載了先人努力創業的經過,亦為後人留下了祖先永恒的智慧;透過對曆史的認識,可以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根。所以聽話要全聽,沒有全聽,就不能完全了然。

目不能自見,鼻不能自嗅,舌不能自舐,手不能自握,唯耳能自聞其聲,因此,為人應該“慎言語以養其德”,尤其應該學會聽話的藝術,這就是耳根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