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國神社?安魂處?”

    趙恒悠悠一笑:“真是一個好地方。”

    鬼魂也點點頭:“確實是好地方!”

    天國神社,安魂處,前身是東瀛招魂社,最初的意圖為了給在明治維新內戰中,為輔佐天煌而死去的三千多官兵招魂,是專門祭祀死在戰場的軍人的神社,它在東瀛八萬神社中有著獨特地位。

    隨著曆史發展,它後來改名稱為天國神社後,雖然繼承當初慰靈的做法,但同時開始強調表彰功績的性質和功能,通過表彰、頌揚為天煌、為國家而死的所謂“英靈”,來灌輸天煌主義思想。

    在一九四五年以前,天國神社一直是國家的宗教——神道的最高設施,不可被其餘人超越,天煌不僅出席新的戰死者舉行臨時大典,還在每年春天和夏天舉行例行大祭時,也派親信死忠參拜。

    通過天煌的參拜,天國神社作為宗教教育設施的功能得到了強化,它將這樣的觀念灌輸給人們:隻有為天煌為國家盡忠的人,才能被恭敬放在天國神社供奉,受到民眾虔誠地祭祀,千古流芳。

    要想得到天皇陛下優厚的恩惠,必須向供奉在此的人學習,為天皇為國家盡忠。在三四十年代,出於對外侵略擴張的需要,軍國主義者們編織出種種神話,用天國思想驅使士兵在戰場上衝殺。

    讓後者犯下滔天罪行!

    天國思想要士兵們相信,效命沙場如櫻花飄落,其魂可在天國神社內找到歸宿,作為“天國祭神”萬世不滅,受人景仰,在此謊言的煽動下,無數士兵暴屍於異國荒野,手上沾染無辜者鮮血。

    二戰結束後,東瀛軍國主義思想的遺老遺少們,利用秋祭的機會,把東條英機、板垣征四郎等十四名被遠東軍事法庭判處極刑的甲級戰犯的亡靈,以昭和殉難者的名義,悄無聲息塞進靖國神社。

    還有一千多名被處決的乙級和丙級戰犯也被合祀其中,至今,天國神社供奉著三百多萬個靈位,其中二百萬個是二戰亡靈,隻是相比神社各大殿的牌位,安魂處更加毫無水分安葬著戰犯屍骨。

    “殺人無數,卻死得無憾!”

    趙恒看著十多米高的石碑,嘴角勾起一抹冷冽:“如果屠殺幾千萬華國人的儈子手,能夠得到如此死而無憾的安葬,還受萬人瞻仰和膜拜,橫死的華國先輩又哪能安息?來人,調部鏟車來!”

    趙恒猛地高高躍起,手中拿過一把鋒利軍刀,右手一抖,刀背狠狠撞在安魂處的石碑,隻聽哢嚓一聲脆響,頗有曆史的石碑晃動一下,隨後多出一道裂痕,落地的趙恒再度彈起,猛地撞過去。

    “轟!”

    一記實打實貼山靠,石碑哢嚓一聲,上方一截猛然斷裂,呼嘯著向後翻滾出去,直接砸中一個墳墓,頓時塵土草屑飛揚,安魂處三個字也分離,在空氣中生出一抹焦灼時,趙恒揉揉疼痛肩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