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樹下,一老一少相對坐在石桌兩旁,少年和尚默然不語,想要開口,卻又不知說什麽好。

    老僧卻是笑了笑,先開口道:“貧僧在這鎮子裏住了多年,見證了鎮子裏車水馬龍的盛景,也見過了妖族入侵人族的慘烈,更見到了如今荒無人煙的慘淡,也不知若是佛祖知曉貧僧在此苟且偷生幾十年,會不會震怒之下,要除去我寺廟中所有僧人的佛心。”

    “若是真的那樣,那所謂的佛祖,怕也不是真正的佛祖了。”少年和尚笑道,對於說這種滅祖的話,和尚似乎一點也避諱。

    老和尚也是一笑,又道:“貧僧這一生最大的願望,便是死了能夠留下一顆舍利,為這座寺廟添些香火,可是如今,你看這蕭條的模樣,便是燒出了十顆舍利,又能如何呢?”

    少年和尚沉默不語。

    “你來此處,想必也是為了那卷佛經吧?”

    然而,少年和尚卻搖了搖頭,“佛經對我而言不過一本破書而已,拿來也沒用,對小僧來說,重要的,是拿著佛經的人,小僧隻是想來看看,能夠參透那本‘心相經’的大師,究竟到了什麽境界?”

    “如今見到了,是不是很失望?”老僧笑道。

    少年和尚搖頭:“大師的境界,的確讓人敬佩不已。”

    老僧失笑,“哪有什麽境界,貧僧隻不過是比你們這些年輕人多活了幾年,見到的東西也多了一些而已,真要說起來,老僧還不如小道友對佛法的參悟深刻呢。”

    說完,老和尚又歎了口氣,問出了自己參悟了上百年都沒有悟透,或者說,他認為自己悟透了,卻又好似有些毛病的一個問題:“你說,為何世間那些大奸大惡之人,心中同樣會存在那麽……一絲的善意呢?為何那些被世人稱讚為救苦救難的活菩薩的高僧,有時候也會因為一己私欲,而做出一些錯事呢?說實話,老朽悟了一輩子,最後卻發現自己其實什麽都沒有悟到,這難道就是佛家所說的四大皆空嗎?”

    少年和尚笑了笑,從袖口中取出了一隻竹簡,將它放在一根手指上,讓它保持平衡之後,開口道:“大師覺得,這竹簡兩端放著的應該是什麽?”

    “應是善惡。”老僧道。

    少年和尚點頭,又問道:“那大師覺得,這根手指又是什麽呢?”

    老僧皺了皺眉,對少年和尚這番解釋有些好奇之餘,心中也震驚無比。

    竹簡兩端,手指,再加上手指放著的位置,這就是世間最大最難的道理。

    “原來如此,小道友真是有大智慧的人,貧僧拜服。”

    老僧想了一下,終是想明白了少年和尚話裏的道理,眉頭舒展開來,臉上也浮現了笑容,心中的疑惑得到解答,心情自然也就很好。

    少年和尚收起竹簡,和老僧又聊了一會兒,兩人雖然都是佛門中人,但卻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不喜歡聊佛法。

    有時提及,也隻是蜻蜓點水,點到即止,絕不深究。

    家長裏短,遊曆見聞,少年和尚給老僧講了許多外麵的趣聞,老和尚也給少年和尚講了許多齊國的故事。

    兩人就像是相識多年的老友,許久未見,話說不完似的。

    不知不覺間,二人已經聊了有一盞茶時間,期間,小女孩將茶水端了上來,老僧喝了一口,連連讚歎茶葉玄妙,此生未曾嚐過,但卻始終沒有開口討要或者購買一些。

    小女孩想要圍在這裏聽二人講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但老和尚卻讓她去打掃後方的一間不大不小的房間,那裏麵供奉著曆代住持的牌位,是老和尚一直堅持要守護的東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