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

    

    “嗯?”

    

    “這裏有昨夜偷糧之饒氣息。”

    

    幾處破敗民居映入眼簾,其中一間茅屋,房頂早已漏空無法為人遮風擋雨。房體依山而立,岌岌可危。

    

    兩個孩童在地上玩泥巴,旁邊坐著一位佝僂老婦,正目視著黑白二饒方向,眼睛空洞無神。

    

    淩若覺得擅闖民居本是失禮在先,無論如何都應禮貌問好,於是對著老婆婆微微一笑,輕步上前。

    

    教漁先生拽住丫頭衣袖,在一旁道,“她看不見。”

    

    老婆婆雙目失明自然不是他們要找之人,院中孩童年紀尚,更不可能是。可線索既然指向這裏,他們自然脫不了幹係。

    

    隻是眼下光景,真相是何似乎已不再重要。她看到祖孫窘迫艱難的生活,心中不免憐憫,動起惻隱之心——來!以後由我給你們買米!

    

    不論如何,不管生活如何艱難,偷盜始終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她願意將錢財分出一些給祖孫救急,直到他們有朝一日靠著自己的雙手活下去,卻決不允許借貧困為由,堂而皇之的行偷雞摸狗之事。

    

    這世間遠沒淩若心中那般理想,可是她願意盡自己之力去改變,哪怕隻有一點。

    

    “愣著幹嘛?”教漁先生雙手抱胸,用手肘碰了白衣少女。

    

    “哦”剛才想的太入神,忘記正事,“我們直接去問問不就好了。”

    

    “打草驚蛇。”

    

    “他們怎麽看也不是偷竊之人,但或許知道些什麽內情。”

    

    “他們不是,但——”教漁先生示意她好好觀察,“沒發現有什麽變化嗎?”

    

    “沒發現啊,不還是——欸,怎麽隻剩一個孩子了,另一個呢?”

    

    “剛踏進此處時,昨夜氣息猶在。”

    

    “現在呢?”

    

    “沒了。”

    

    “所以,你是剛才那個孩就是昨晚之人?”

    

    “或許,至少和那人有關。”

    

    原本看到這副景象,淩若已經打消他們是偷糧之饒念頭,失明老者和年幼童,不管怎麽看都不像是連夜偷盜的罪犯。一定還有其他人,像淩若一樣動了惻隱之心卻行了錯事的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