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巷子一直往前走,道路漸寬,街道兩旁盡是高牆大院,富貴有餘卻不大氣,欲要招搖又怕太過引人注目。怎麽看都帶些不協調之福

    

    一路走來尋了不少本地人打聽,提及成衣鋪路人盡是一副不可言的神情另吳啟心覺不快。終歸得知全城最有名的成衣鋪在秀安街。

    

    吳啟環視一周,秀安街確是這裏,隻是滿目紅牆青瓦,成衣鋪怎麽會設在盡是宅子的地界呢?

    

    吳啟本家從商多年,亦是第一次碰到將商鋪設在僻靜且地價高昂之地,慈門路著實讓人摸不到頭腦,這位掌櫃不是鬼才就是拿錢亂造的蠢才。

    

    秀安街,全城地價最為昂貴的街道,凡能在此買地購宅皆是當地權貴。以吳家財力和在當地的影響,購置一處土地絕非難事,隻不過不願跟風罷了。

    

    秀安居宅絕非本家,而是他們購置的分宅。達官顯貴房產眾多,名下若是沒幾個府邸院落,都不好意思他們是有錢人。而這秀安街無非是他們用來安置鶯鶯燕燕的溫柔鄉。

    

    並非任何人都表裏如一,許多名門亦是金玉其外敗絮其鄭

    

    所謂“德高望重”,最喜滿口仁義道德之人最易有兩副麵孔。為保永世富貴,兒女皆是工具。這些人對嫁娶之事計較的很,門當戶對,可。旗鼓相當,可。強強聯合,可。真心相愛,絕對不可。在他們眼中,世間所有皆可交易,最不值錢的便是情福

    

    即便是親生兒女,也不過是彼此籌碼。若是條件合適便早早就定下娃娃親。等孩子到了嫁娶年齡,再由父母一手操辦。

    

    犧牲子女幸福換取一世榮華,吳啟以此不齒,更是與父親鬧得不可開交。

    

    隻是,被禁錮已久的人便不再有靈魂。世事如此,看多便已麻木。

    

    並非無人反抗,不乏有些不願任由父母安排婚事的少爺姐們反抗,可惜雷聲大雨點。

    

    父輩祖輩何許人也,吃的鹽比他們走的路更多。況且子女心中那點心思,他們又如何不知,畢竟也是這條路走過來的。

    

    薑還是老的辣,這話一點沒錯。

    

    帝王之家是千秋霸業世代相傳,放到他們這成了控製子女的方法祖輩相傳。禁足,斷掉月例。熟悉的配方,相同的套路。想逃婚,想離家出走?直接按住命門,崽子們全都消停。

    

    鬥智鬥勇,他們還太年輕。

    

    可誰也沒想到當年的吳啟卻是個抗爭到底的叛逆少爺,要離家出走便走個徹底。

    

    此事在當時傳的沸沸揚揚,吳家老爺子氣的一病不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