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皇帝英明神武,在掃除突厥威脅、壓服高原吐蕃之後,便將目光從域外轉到國內,將世家門閥列為威脅皇權的頭等大敵,一係列政策都是為打壓門閥做準備,隻不過英年早逝,所有圖謀都暫時擱淺。

    待到李承乾風雨飄搖之中登上帝國皇帝之位,剪除了敵對勢力,轉頭就重拾太宗皇帝當年的國策,將矛頭對準了世家門閥。

    這是退步退步的問題嗎?

    這是你死我活的鬥爭啊!

    對於世家門閥來說,再沒有什麽是比傳承更為重要的事情,而無論科舉考試也好、丈量田畝也罷,這都是想要掘斷世家門閥賴以傳承的根基……

    薛邁歎著氣,無奈道:“此一時、彼一時,如今人心思治、百廢待興,世家門閥已經沒有了左右逢源的根基,隻能直麵皇權,鬥下去誰勝誰敗幾乎是注定的……一場注定失敗的鬥爭,有什麽意義呢?”

    勸慰了兄弟幾句,轉頭對王福郊道:“回去告訴房俊,河東鹽場的利益會讓出一半給朝廷,加上原本的份額,朝廷占據三分之二,河東世家隻保留三分之一即可,這是底線。若他無視河東世家的底線,那就讓他淹沒在鹽池裏!”

    剛才還鶴發童顏、和顏悅色的老者,此刻須發箕張、殺氣畢露:“我就不信,陛下會為了區區一個房俊就征調軍隊大動幹戈向河東世家開戰!”

    對待李承乾不能一味的強硬,要先禮後兵,占據大義,讓天下的世家門閥都看在眼裏,不是河東世家不願意退,而是皇帝根本貪得無厭、想要掘斷河東世家的根!

    唇亡齒寒、休戚相幹,今日是河東世家,明日就是洛陽世家乃至於全部南陽門閥,後日就是山東世家、江南士族!

    如若汾陰薛氏當真被逼反,牽一發而動全身,極有可能造成天下門閥群起抗爭、烽煙處處之亂局,屆時神州板蕩、江山飄搖……李承乾他豈能不怕?

    ……

    待到王福郊興衝衝離去,薛收目光複雜的看向兄長,嘖嘖嘴,不滿道:“兄長何以誆騙他?”

    無論如何,汾陰薛氏都絕無可能扯旗造反。

    關隴、晉王兩次兵變,河東世家、山東世家、江南士族都參與其中,明裏暗裏支援了無以計數的錢糧布帛、後勤輜重乃至於門閥私兵,結果兩次兵敗全部以失敗告終,損失慘重,沒有三十年休養生息,不足以恢複元氣。

    造反是需要兵卒錢糧的,以現在天下門閥的虛弱之態,拿什麽去造反?

    薛邁還是歎氣,方才挺直的脊梁此刻早已彎曲,強撐著的精氣神也似乎全泄了,整個人再不複先前的鋒芒銳利,佝僂著垂垂老朽:“不過是最後努力一下而已,鹽池對咱們太過重要了……不過,大抵是保不住了。”

    與不能造反同樣的道理,麵對前所未有虛弱的世家門閥,李承乾怎麽可能不全力以赴、克竟全功?

    世家門閥不得不退,不得不任憑朝廷將各家的根基一點一點蠶食殆盡……

    一天天破事兒一堆……有時候真的想當一個全職的小寫手啊,將愛好當做事業,多好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