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勣便瞥了劉洎一眼。

    許敬宗心裏一動,趕緊說道:“劉中書此言差矣,按照兵部之舉薦,無論擔任左金吾衛大將軍的程務挺還是右金吾衛大將軍的孫仁師都是國之功勳,與他們曾在誰人麾下效力有什麽相幹?都是陛下的功臣肱骨,卻要對其貼上標簽用以區分,簡直荒謬。”

    這家夥居然將手伸向左右金吾衛了?作為文官當中的“叛徒”“敗類”,許敬宗自然要予以阻撓。

    否則若是讓劉洎掌握一支金吾衛,實力大漲,自己往後如何超越?

    但他也知道劉洎此言怕是要觸動陛下,畢竟對於君王來說“平衡”才是王道,負責京畿治安、宿衛長安的兩支部隊主將都是房俊的人,對於陛下來說怕是很難接受。

    這與是否信任房俊、或者房俊是否忠誠無關,而是作為一個皇帝必須要時刻警惕的事情。

    以前無人提出,並不代表陛下心中沒有想法,現在借著劉洎之言,或許就將做出些什麽……

    李承乾再度看向李勣:“英公以為呢?”

    李勣心裏歎氣,陛下連續兩次開口詢問,自己豈能連續兩次閉口不談?

    那已經不是自己這個尚書左仆射能夠繼續當下去的問題了,而是有藐視君王之嫌……

    他開口道:“程務挺乃忠臣之後、家學淵源,此前亦是功勳卓著,擔任左金吾衛大將軍實至名歸。但孫仁師就差了一些,此人之前在右翊衛,長孫無忌兵變之時叛逃至房俊麾下,雖然也有一些功勳,但畢竟出身不好,陡然難當擔任,怕是軍心不穩。”

    李承乾道:“我也覺得孫仁師有些不妥,讓他擔任右金吾衛將軍吧,給大將軍做個副手還是綽綽有餘的……那麽右金吾衛大將軍之職,英公認為何人可以勝任?”

    李勣搖頭:“微臣這些年已經很少理會軍中之事,一時間也沒有合適的人選,陛下乾綱獨斷即可。”

    將孫仁師擋在右金吾衛大將軍之外,已經得罪了房俊,若是再舉薦一個人予以頂替,真以為房俊不會登上自己英國公府的大上門找茬?

    他與房俊之間雖然是當今大唐軍方兩大山頭,平日裏齷蹉不斷,但彼此之間頗有默契,並非鬧得水火不容。否定了孫仁師也就罷了,畢竟自己非是故意針對,其人的確並不適合右金吾衛大將軍的職務,可若是再舉薦一人,那就顯得私心很重、目的不是那麽單純了。

    陛下問及,自己不得不發言表達意見,可絕對不願被房俊給記恨上……

    李承乾也了解李勣的性格,能夠給出一些意見已經是意外之喜,並不苛求,轉而詢問劉洎:“愛卿可有合適之人舉薦?”

    到了這一步,劉洎也不藏著掖著,直言道:“微臣覺得隕國公更為合適,畢竟是超重為數不多的貞觀勳臣,功勳、資曆、能力都足以勝任,況且其人現在主持刑部,卻並不精通律法,實在勉為其難,何不將其放在熟悉的位置上為國效力?”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