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點頭,道:“回頭讓府上備一份厚禮由長史待會去,小殿下誕生之時我雖送了一份禮,但當時時局紊亂未免思慮不周,禮物也不夠厚重,這回多送一些,以表恭賀之意。”

    “長史幾時返程?”

    “嗬嗬,哪裏還有什麽新羅王族?新羅覆滅之後,其王族一分為二,一部分跟著金法敏暗中企圖複國,幾乎在晉王叛亂之中全軍覆沒,至於另一半則是效忠善德女王,如今就連女王都成為越國公您的女王,他們還有什麽理由鬧騰?這方麵,越國公您一人可當百萬軍!”

    但若是擔任一介禦史中丞糾察百官,以其剛正不阿、鐵麵無私之性格,則足以勝任。

    此次回京覲見皇帝的是當年吳王府的長史、今為新羅太子太師禦史中丞的權萬紀……

    不過回府之後還有的忙,今日數十外國使節除去在太極殿覲見大唐皇帝之外,其中絕大多數東洋、南洋的使節還要在傍晚前去房府拜會房俊,除去表達國主的真切問候之外,還要額外奉上一份豐厚的“年禮”。

    “王妃去往新羅之地,可有水土不服、身體不適?”

    所以這些小國不僅要送禮,還得是厚禮,譬如林邑、柔佛、赤土、訶陵等國,因為大唐在彼處租借港口、派遣駐軍,嚴重威脅到其國之存亡,這次幾乎是將國庫搜刮一空,攜帶重禮前來長安,送給房俊的“年禮”甚至比向大唐皇帝進貢的禮物更為豐厚……

    房俊表示理解。

    平素也會有水師在新羅港口駐紮,就近提供兵力、物資上的幫助,無論何時,新羅都是大唐水師除去本土之外第一重要的戰略支援目標……

    權萬紀連連點頭,敬了房俊一杯,感慨道:“有越國公幫襯,殿下在新羅那邊才能安安穩穩,此行也有殿下委托老夫帶來的一句話:多謝了。”

    別以為前往新羅為國藩籬就能擺脫朝局之動蕩置身事外,到底還是太宗皇帝的皇子,且身有前隋皇室之血脈,不知多少前隋“餘孽”明裏暗裏對新羅提供支持,這讓朝廷裏的文臣武將們極為不安——萬一吳王在新羅站穩腳跟,且逐步壯大,會否有朝一日反噬中土?

    且不論這種擔憂是否符合實際,但肯定是有的,總有那麽一群人不思進取,不想著如何壯大己身,隻想著排斥異己,認為“我自己變強太難了,但是讓別人變弱卻很容易”。

    再過個幾百年這種人也大有人在,甚至因為跟不上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幹脆“閉關鎖國”……我隻要不與你接觸,我就還是天朝上國,至於你強盛與否,與我何幹?

    整個世界都在風雲變幻,自然科學日新月異、工業革命如火如荼,然而卻視如不見,砌好籬笆將自己圈進去得過且過……你不挨打,誰挨打?

    親兵校尉衛鷹從外頭快步而入,也顧不得權萬紀在場,將一封信箋呈遞給房俊:“這是大郎自倭國送來的急信,由水師兵卒護送,日夜兼程不曾停息,同行的還有幾個在倭國參與刺殺大郎的人犯……”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