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會否有犧牲袍澤的罵名……隻要能夠攻入武德殿登基即位,史書也任由他書寫;反之,若是兵敗於此,必然有無以計數的汙水潑在他身上,又何必在意多一個罪名?

    尉遲恭連連頷首:“老臣也正有此意……殿下,老臣為您前邊開路、直取武德殿,您在中軍跟隨,小心為上。”

    言罷,策馬率領麾下右候衛將士衝在前邊,李治緊隨其後,一路將阻截攔路的太子左衛率軍隊衝垮,直撲武德殿而去。

    李大誌被尉遲恭擊傷,緊急救治之後趕緊在大吉門附近調兵遣將阻截叛軍,忽然間見到武德門內又殺出一隊人馬,且豎起晉王大旗沿途高喊“晉王在此”匯攏了不少叛軍直撲武德殿而去,頓時心中大急。

    晉王乃是叛軍之領袖,此刻親臨戰陣必然使得上下一心、士氣暴漲,萬一被其直衝武德殿,那還了得?

    趕緊讓親兵扶著跨上戰馬,率軍自大吉門向北,直插武德殿之前布下陣勢,攔阻叛軍。

    雙方在武德殿前展開血戰。

    尉遲恭雖然年近六旬,且以往多次負傷,但身體素質依舊極佳,手中馬槊縱橫翻飛身先士卒,將李大誌匆忙構築起來的陣地衝得搖搖欲墜,幾次都差一點鑿穿陣地,終究被李大誌率軍死戰逼退。

    *****

    武德殿內,氣氛嚴肅,喊殺之聲隨著風雨吹入眾人耳中,心中難免倉惶、焦慮,叛軍如今已經攻破武德門防線大舉攻伐武德殿,或許下一刻就將鑿穿太子左衛率的陣地破門而入。

    劉洎看了看李承乾還算是平靜的神色,忍不住抱怨道:“房俊托大也就罷了,好歹以一衛之軍力抗叛軍十倍之敵,將武德門守那麽久也不容易……可衛國公、武安郡公是怎麽回事?既然李懷勤、安元壽、劉可滿的叛軍或被纏住在鹹陽橋、或被擊潰於玄武門外,為何這兩人不速速入城增員太極宮、剿滅叛軍?如今隻是派遣一個乳臭未幹的李大誌領一率之兵入宮,放任叛軍猛攻武德殿,不顧陛下之安危,其居心何在?”

    若說之前數次詆毀、攻訐房俊更多是因為文武之爭,有事沒事給軍方添添堵,劉洎現在卻是真的慌了。

    李靖、薛萬徹之所以不敢入城,是害怕入城之後與叛軍糾纏一處一時半刻不能將其剿滅,而關中各地的軍隊趁機奔赴長安團團包圍,到時候不僅要戰敗,且所有忠於陛下的軍隊都有可能被殲滅於長安城內,到時候即便陛下由密道逃出生天,卻也是無一兵一卒的孤家寡人,談何東山再起、卷土重來?

    可現在隨著安、李、劉三支軍隊的失敗,對於關中各地的軍隊、門閥給予足夠的震懾,誰敢在這個時候貿然趕赴長安支持晉王?

    正是李靖、薛萬徹大舉入城殲滅叛軍消弭叛亂的大好時機,結果隻來了一個太子左衛率,其餘主力遲遲不至……

    現在叛軍兵臨城下,如何是好?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