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也並非窮途末路,也許程咬金此番亦是如以往一般處於試探之狀態呢?隻要程咬金不是鐵了心徹底投靠陛下,從而不惜代價誓死固守鹹陽橋,便還有那麽一絲希望。

    深吸一口氣,宇文士及強打精神,與守門校尉告別,在十餘名家仆簇擁之下登上馬車,直奔郿縣而去。

    長安距離郿縣兩百裏,好在官道平整、路途暢通,雖然天降大雨,卻也並未太過延誤行程,車馬轔轔,一行人一路疾馳,天未亮時出了長安,倒得郿縣之時已經是未申之交。

    馬車並未入城,而是繞過城池直接駛入城西斜水注入渭水之處的軍營。

    郿縣距離陳倉不遠,因陳倉道之存在聯通關中、漢中、蜀中,乃交通要道,故而隋唐以來皆在郿縣駐軍,以之防備突發之情況,扼守關中門戶。

    這支多達兩萬餘人的部隊,主將是南陽惠王李懷勤……

    ……

    開國皇帝創一姓之天下,澤被子孫、福延百世,故而薨逝之後廟號多為“太祖”,意即“一姓之祖”,受百世景仰。然而李淵去世之後,廟號卻是“高祖”,追贈其父李昞廟號“世祖”,其祖父李虎的廟號才是“太祖”……

    蓋因李淵駕崩之時,李二陛下召集群臣、宗室商議擬定廟號,諸人皆認為李氏起於李虎之時,身為“北魏八柱國”之一的李虎創立了李氏的基業,方才有李氏如今之盛,就連國號“唐”亦是李虎去世之後至北周之時“武帝”宇文邕追封之“唐國公”,李氏一脈,興盛於此。

    事實上,早在東晉十六國時期,李淵的七世祖李暠便建立“西涼”,自稱“西涼王”,沒過幾年又在西涼稱帝,是李氏曆史上第一個皇帝,但由於年代過於久遠,且其後“西涼”覆滅李氏一蹶不振幾乎根基斷絕,所以並未影響後世子孫。

    李唐一脈真正崛起,還是在李虎那一代……

    李虎之子李昞,初仕西魏封汝陽縣開國伯,拜通直散騎常侍、車騎大將軍,迎娶大司馬獨孤信之女,襲封隴西郡公,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北周建立後,因宇文邕追封其父為“唐國公”,李昞也襲爵於此,授禦正中大夫,出任柱國大將軍、少保、都督八州諸軍事、安州總管,權傾一時。

    李昞有四個嫡子皆獨孤氏所出,隻不過嫡長子李澄早夭,未曾誕下子嗣,次子李湛、三子李洪雖然成年且留有子嗣,卻也死在其父李昞在之前,至李昞去世之時,四個嫡子隻餘下四子李淵,故而李淵雖然非嫡非長,卻承襲爵位、繼承家業。

    次子李湛之子隴西恭王李博義、渤海敬王李奉慈,三子李洪之子南陽惠王李懷勤……

    李博義、李奉慈、李懷勤這三人不是李淵的子嗣,但是在宗室之內地位特殊,因為若非他們父親早逝,“唐國公”的爵位極有可能便是他們其中之一承襲,即便未必能與李淵一樣於隋末亂世之中開天辟地自立一國且一統天下,想來也能開創一番事業,傳諸於子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