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一排排禁衛、扈從嚴陣以待,刀槍如林、甲胄成列,殺氣騰騰。

    城樓內燈火輝煌、明亮如晝。

    宇文士及進入城樓,見到李治正坐在書案之後與蕭瑀、褚遂良等人議事,忙上前見禮。

    李治自書案後起身來到宇文士及身前,雙手搭在肩膀將其攙扶起來,見到宇文士及麵容憔悴、精神不濟,關切問道:“郢國公可是身子不舒服?”

    宇文士及歎息道:“年歲大了,衰老不堪,不能供殿下驅策,著實慚愧。”

    “這話從何說起?本王之所以能夠站在這裏,皆賴郢國公所賜,若是沒有你合縱連橫溝通四方,怕是早已遭遇偽帝之毒手、兵敗於偽帝爪牙迫害之下,您勞苦功高,本王銘記於心。”

    雖然關隴門閥接連遭受重創,勢力不足鼎盛時期十之一二,但畢竟是盤踞關中幾百年的坐地虎,與各方的利益關係盤根錯節,絕對不容忽視。

    譬如這一次,宇文士及不辭勞苦四方奔走,雖然明麵看去並無顯著之成效,但整個關中的門閥、軍隊卻基本上都表示一旦局勢逆轉,便會徹底站在他這個晉王這邊。

    最重要的則是策反李道宗、李大亮,前者直接自玄武門殺入太極宮,徹底將李承乾之前所布置的戰略推翻,距離兵變勝利咫尺之遙,後者雖然功敗垂成,卻也重創右屯衛,否則齊編滿員的右屯衛裝備火器,在房俊指揮率領之下怕是早已平定整個太極宮。

    相比於宇文士及,反倒是最開始慫恿他豎起反旗發動兵變的蕭瑀顯得作用缺缺……

    李治攙扶著宇文士及落座,又招呼著蕭瑀等人坐下,這才問道:“本王聞聽武德殿那邊攻勢驟然加劇,郢國公自武德殿那邊過來,不知具體情形如何?”

    宇文士及將當下局勢分說清楚,又將李道宗、尉遲恭兩人“不惜代價以命搏命”的策略說了,最後才說道:“當下時局艱難,勝負一線之隔,動輒有兵敗之憂,江夏郡王與鄂國公已經舍去一切,隻為輔佐殿下擊潰偽帝、登上帝位……一旦武德殿頂不住咱們的狂攻,李靖勢必率軍入城勤王,長安城防空虛,屆時便是關中各支軍隊奔赴長安最好的機會……老朽雖然油盡燈枯、衰敗無力,但為了殿下大業,願意四方奔走、居中串聯,整個關隴門閥都將簇擁在殿下身邊,竭盡全力、萬死不辭!”

    時至今日,關隴門閥已經退無可退,隻能綁在晉王身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古往今來成大事者皆蹈履險地、化險為夷,最終成就曠世偉業,想當年整個關隴門閥在長孫無忌率領之下放棄李建成支持李二陛下,豈不是於當今局勢一般無二?

    隻要最後的結局勝利,那麽他宇文士及就是堪比長孫無忌的存在,足以勝任關隴門閥領袖之榮譽、地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