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劉仁軌並不是沒有意識到自己這些擔心,也不是不明白尉遲恭突入長安為了不是一舉攻陷國都而是要引發關中各個派係的連鎖反應,既然什麽都明白卻依然這般不緊不慢、信心十足,隻能說明一個問題。

    當今陛下對此早有謀劃,且已經與水師有過溝通,目前水師所作所為,都是在配合陛下行事。

    而陛下之所以這麽做,想必是穩坐釣魚台、坐看風雲起。

    陛下根本不在乎潼關能否逆轉取勝,也不在乎尉遲恭能否突進至長安城下,他在乎的是終究都有誰會在局勢劇變的情況下跳出來。

    誰跳出來,自認為可以幫扶晉王成就大業進而攫取更多利益,誰就要倒血黴。

    鄭仁泰有些愣神,旋即遲疑著道:“陛下寬厚仁慈,想必是沒有這些陰謀詭計的,難不成這一切都是房俊在暗中謀劃?”

    執壺給鄭仁泰斟茶,局勢到了眼下這個境地,有些事情需要繼續瞞著外人,但有些事情也需要透露一些,以便於給諸如鄭仁泰這樣的人一些信心,免得他們心神惶惶,一時不慎走岔了路,反而麻煩。

    劉仁軌道:“蘇定方大都督此刻已經率領水師艦船前往倭國,蝦夷人縱兵禍亂殘害蒼生有傷天和,故而水師將登陸倭國予以平亂,其後會將倭國最北之島嶼賜予蝦夷人繁衍生息。陛下敦厚仁愛,固然晉王起兵叛逆,卻也不願刀刃相向,到底是一母同胞之兄弟,故而會將倭國本島賜予晉王,以為封地,子孫千秋。”

    這是朝廷上對於日後晉王之處置,已經獲得了絕大部分重臣的認同。當然,倭國雖然比不得帝國九州地大物博,卻也占地極廣,且孤懸海外,一旦賊心不死以後可能興風作浪、反噬宗主,所以晉王在倭國之封地將不會有征兵之權,一應軍務防禦由水師全權負責。

    此外,魏王李泰拒絕了封地高句麗故地之建議,而是決定南下,在南洋之南有一片開闊之富庶之陸地,作為子孫後代繁衍生息之所在。

    其餘諸如蜀王、齊王等親王,也將在此後十年時間之內陸陸續續前往各處藩國封地……

    鄭仁泰沉默片刻,嗟歎道:“陛下當真是……仁厚慈愛啊。”

    古往今來,能夠如此善待手足之帝王,絕無僅有。而陛下之所以如此做法,自然是不願兄弟們久居長安心懷覬覦之心,到最後兄弟手足之間不得不為了皇位自相殘殺。

    陛下不願自己的手中沾染兄弟的鮮血。

    而如果兄弟們當真對帝國皇帝之位耿耿於懷,大可以前往封地,勵精圖治、臥薪嚐膽,通過十年、百年之努力休養生息、富民強國,再圖反攻宗主之大誌。

    陛下這是擺明了告訴自己的兄弟們,你們若有真本事,那就出去試一試,將來無論是你亦或是伱的子孫有了那份能耐,能夠反攻宗主逆而奪取,我認了。

    但無論怎麽說,肉都還是爛在鍋裏,這天下往後上百甚至數百年,都不會斷絕太宗皇帝之苗裔。

    陛下這一份廣納四海之胸懷,當真令人驚豔歎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