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他早已放棄奢望,徹底躺平,所以此刻反倒無欲無求、心平氣和……

    但李二陛下對他的態度卻略有不滿。

    我問你雉奴為何主動要求出鎮倭國,是要你坦誠招待究竟是否脅迫威逼於雉奴,你卻反要去找雉奴談心……談什麽心?繼續恐嚇麽?

    但他不確定到底是太子還是魏王脅迫雉奴,所以一時也不好發火,隻是淡淡道:“無論儲位歸屬如何,皆是朕出於對帝國江山社稷、李唐國祚延續所作出的考量,非是厚此薄彼,更非欲置你於死地。最近朕琢磨著是否可以在新立儲君之後,給予你‘秉國輔政’之權力,往後協助新君治理國家,亦可對自身之安危無憂,隻不過一旦提出,朝堂之上反駁者必然甚眾,影響太過深遠,隻能見機行事,慢慢斟酌。”

    李承乾心底哂然,什麽“秉國輔政”,這是將我的心智認定為三歲麽?

    說好聽的“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直白一點便是“一山難容二虎”,就算父皇如今當真為了他設立這樣一個位置,擁有“秉國輔政”之權,可與新君分庭抗禮,可這種模式焉能長久?

    最終也隻能兩虎相爭、優勝劣汰,反倒將天下局勢攪得支離破碎……

    這是絕無可能之事。

    但父皇既然說了,李承乾素來沒有反駁父皇的勇氣與習慣,隻得頷首道:“父皇舔犢之情,兒臣銘感五內。”

    李二陛下:“……”

    想說什麽卻被噎住,太子神情真摯、語氣誠懇,但這話聽上去怎地好像充滿了嘲諷與反譏?

    被皇帝父親廢黜的兒子,卻在感激父親的“舔犢之情”……

    李二陛下幹咳一聲,不確定這個嫡長子到底是正話還是反話,隻能放過這一節,點頭道:“你要為母祈福,也算是一片孝心,雖然身為儲君如此長期齋戒於禮不合,但想必朝野上下都能體諒你的心意,所以朕準許你入駐大慈恩寺。為母祈福的同時,也要為此次關中受災百姓祈福一番,讓天下臣民見到李唐皇室的愛護之情,皇恩浩蕩、澤被蒼生,使得萬眾歸心。”

    他也願意讓李承乾進入大慈恩寺一段時間,如此便可以讓李君羨放開手腳徹查東宮上下,看看到底是否太子脅迫了晉王。

    隻要確定了是否太子所為,自然可知魏王到底清白與否,畢竟當今朝堂之內,夠膽子、有資格脅迫恐嚇晉王的也就唯有這兩人……

    李承乾趕緊領命:“兒臣謹遵皇命。”

    心裏悄悄鬆了口氣,知道最起碼在大慈恩寺這一段時間之內,自己安全無虞,且隨時可以由密道遁出城外,確保局勢不至於驟然崩潰……

    但同時也心生狐疑,雉奴忽然提出前往倭國封建一方已經足夠令人震驚,但父皇卻特意詢問自己對此有何看法,這到底是什麽意思?

    難不成父皇認為雉奴之所以放棄爭儲、出鎮海外,背後有自己推動策劃,甚至是恐嚇脅迫於雉奴,使其不得不違心如此?

    一念及此,忍不住打了個冷顫,後背瞬間浮上一層白毛汗。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