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他有著超越時代的眼光和胸懷,大隋也好、大唐也罷,即便是煌煌大漢,終究也不過是曆史當中的一朵浪花,風起潮湧,後浪疊前浪,隻要不會發生嚴重的內部鬥爭,不使得元氣大損,給於外族可乘之機寇邊而入慘殺華夏苗裔,誰做皇帝又有什麽所謂?

    況且他也不過是肉體凡胎,頂了天活個一百歲,又能護得住大唐幾年?

    能夠將自己超越時代的見識、知識傳承下去,這才是最重要的,不負他遠隔千年時光來這一遭……

    見到房俊當真不為兵權被虢奪而意誌消沉,李承乾、李元嘉兩人盡皆佩服,男兒漢醒掌天下權,有幾個人麵對這般挫折麵不改色、泰然處之?單隻是這份心胸氣度,便遠超朝中袞袞諸公。

    房俊並未哀歎抱怨,使得李承乾心中愧疚之感大為減輕,也充滿感激,笑道:“二郎要不要陪孤一同去大雲寺吊唁,也去看看那些你的手下敗將?”

    房俊笑著搖搖頭:“一群土雞瓦狗耳,還躺在二十年前的功勞簿上做夢,勝之不武。況且如今朝中局勢動蕩不安,微臣若與殿下一同前往祭奠,難免給江南、山東那些人造成誤會,反而不妙。”

    眼下最為尷尬的便是準備大舉進入朝堂中樞的山東、江南兩地門閥,關隴兵敗,勢必遭受清洗,無數實權職務會空出來,等著兩地門閥占據,徹底取代貞觀一來關隴把持朝政的格局。

    但李二陛下易儲之心堅如鐵石,這使得兩地門閥進退維穀、取舍兩難,若依舊支持太子,難免被李二陛下打壓,若轉而投向陛下,又會被諷刺為毫無立場、投機取巧。

    而東宮之前還希望依靠關隴殘餘來對抗兩地門閥把持朝政,現在若使得兩地門閥誤以為東宮依舊對他們心懷警惕,說不得便會尋到借口台階,從此徹底投向陛下。

    李承乾苦笑道:“時至今日,孤已經完全放棄希望,二郎又何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從房俊不肯讓兩地門閥產生誤解,便可知他尚未徹底放棄與陛下對抗。

    房俊沉聲道:“儲位可以不要,但殿下的性命焉能不保?單隻依靠微臣與英國公兩人的影響力,未必能夠迫使陛下讓步,但若是山東、江南那些門閥全部力挺,陛下再是任性也不敢一意孤行。”

    諷刺的是,當初李承乾早已表態延續李二陛下打壓門閥的策略,房俊更是堅定的奉行此國策,如今卻反要拉攏山東、江南的門閥世家來給陛下施加壓力,力保李承乾的性命。

    李元嘉在一旁閉目養神,對房俊有些大逆不道嫌疑的言論充耳不聞……

    當即,李承乾沐浴更衣,換了一套常服,帶著幾個侍衛,沒有任何太子儀仗,輕車簡從與李元嘉一同奔赴大雲寺吊唁。

    過了幾日,適逢初一,李二陛下回京之後首次大朝會召開。

    無數官員蜂擁而至,長安內外氣氛緊張,誰都知道此次朝會之上陛下必然對東宮開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