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誌堅定,不至於使得朝廷政令朝令夕改,令天下官吏、百姓無所適從;知人善任,能夠將更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做出其能力範疇之內最好的成績……

    如此足矣。

    由此可見,當下的太子,已經具備了成為一名合格君主的必要條件。另外還有一點是李承乾所獨特具備的,那便是他的“仁慈”。

    即便是關隴門閥舉兵起事,也不得不承認一旦李承乾登基為帝,會是一個“仁愛寬恕”的仁厚之主,這對於朝中大臣、鄉間百姓來說,不啻於最大的福音。

    一個仁厚的君主與一個殘暴的昏君,對於大臣、百姓來說,意味著天地之差……

    然而,太子的成長顯然太慢了一些,李二陛下於遼東軍中駕崩,臨終之際留下遺詔,一定是不想軟弱的太子在將來致使皇權旁落,甚至給李唐皇族帶來滅頂之災,故而易儲之誌反而愈發堅定。

    因為無論是魏王亦或晉王,看上去都比太子更為果敢……

    長孫無忌緩緩搖頭,唏噓道:“生死由命、富貴由天,或許這就是太子的命數,即便沒有咱們舉兵起事,李勣也一定會遵照陛下的遺詔易儲,太子的下場是注定的。相反,若是太子覆亡於吾等手中,何嚐不是一種幸運呢?”

    既然注定覆滅,那麽覆滅於“逆賊”之手,與覆滅於父親之手,簡直就是天地之差……後者實在是太過殘酷。

    宇文節見到二人唏噓感慨,也明白一旦後路被斷,太子隻能負隅頑抗,等到關隴軍隊攻陷承天門一線進占整個皇城,等待太子的隻能是覆滅一途……遂鞠躬施禮,退了出去。

    長孫無忌看著宇文節的背影,讚賞道:“你家這個後輩定要好生栽培扶持,將來是個能夠獨當一麵的,或許宇文家的榮耀權勢,以後就需要他來繼承。”

    對於門閥世家來說,最重要的世代傳承、後繼有人,隻要有人才,憑借著深厚的門閥底蘊往往可以開創出一番局麵,可若是後繼乏人,諾大的家業也隻能一點一點被蠶食鯨吞。

    宇文士及對於宇文節自然是極其滿意,此刻聽聞長孫無忌誇讚,捋著胡須謙虛道:“年青人缺乏曆練,見識不足,還需輔機你好生調教才行。不過此次性格沉穩,處變不驚,倒也是一樁長處……”

    話音未落,便聽得房門“砰”一聲被人推開,兩人嚇了一跳,回首望去,正是宇文節去而複返。

    宇文士及:“……”

    老子剛說你“性格沉穩”“處變不驚”呢,你就直接給老子打臉?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