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眼下此刻局勢幾乎確定,這個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程咬金擅自出兵剿滅南陽段氏,由此所展露出來的意圖……若非李勣當機立斷派遣張亮前來,自己在受到南陽段氏被東征大軍剿滅的消息之後,根本無從分辨到底是程咬金擅自所為還是李勣所下達之軍令,必然就此認定李勣已經徹底站在東宮那一邊,進而做出極為激烈之反應。

    李勣既然派遣張亮前來予以解釋,很顯然不希望被他誤以為東征大軍已經站在東宮那邊,這是否意味著李勣心裏也對太子不滿,所以坐視關隴覆亡東宮,改立儲君?

    所有的猜測似乎又回到之前,李勣不滿太子寵信房俊,擔心自己的地位在太子登基之後受到房俊的挑戰,所以坐視關隴廢黜東宮,而後於緊要之時奔赴長安,扶立一位太子,達到“挾天子以令諸侯”之目的,進而大權在握,臻達權臣之巔峰……

    長孫無忌心念電轉,蹙眉看著張亮:“英國公到底意欲何為?”

    張亮搖頭:“吾亦不知。”

    長孫無忌當然知道張亮不可能知曉李勣的真正謀算,但畢竟張亮身在軍中,於李勣麾下辦事,總能從李勣的言語、行動之間獲取一些蛛絲馬跡,故而低聲道:“房俊囂張跋扈、倒行逆施,如今已然惹得太子不快,柴令武之死,其中水深難測……鄖國公乃開國功臣、軍方巨擘,固然登閣拜相尚欠缺一些資曆,但足以勝任兵部尚書之位。”

    張亮一顆心謔謔跳動起來,有一些口幹舌燥,強忍著沒有舉杯喝茶予以緩解。

    這一番話中表露出來的信息非常巨大,首先,柴令武之死頗多蹊蹺,而長孫無忌之意,居然是太子暗中動手之後嫁禍房俊……這其實是說得通的,畢竟房俊屢次三番罔顧太子之命令擅自對關隴開戰,導致雙方和談幾度告停,使得東宮岌岌可危、危險倍增。

    其次,則是長孫無忌隱晦的表達將來會全力支持他角逐兵部尚書之職。以前兵部尚書這個職位隻是個名義上的六部之一,實則在軍權皆操於皇帝之手的時候,連一個打雜的都算不上,隻能忙活一些後勤輜重補給之類,連兵器署、弓弩坊這些衙門的業務都不能左右。

    但是房俊上任之後,一係列操作將兵部衙門的職權大大提升,一躍成為幾乎與吏部、戶部相提並論的存在,更使得兵部尚書直接進入政事堂參預政事,乃至於成為軍機處幾位實權大臣之一。

    若能成為兵部尚書,便是朝堂之上位高權重的幾位大佬之一,張亮豈能不心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