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績引兵於外遷延不歸之動機,天下皆猜測紛紜,但最為靠譜的猜測還是認為他手握重兵待機而動,待到長安局勢最為惡化之時猝然出手,以便攫取最大之利益。

    畢竟到了生死關頭,無論從情感方麵出發,亦或是大力拉攏,都必須給予李績前所未有之利益……

    令狐德棻頷首表示認可:“輔機毋須擔憂,李績手握數十萬大軍,足以左右天下局勢,斷不會因為一時之息怒而影響其自身之傾向。說到底,還是在於從哪一方能夠攫取更大之利益。”

    事實上,時至今日,從長孫無忌種種布置以及李靖匪夷所思的動向,很多洞悉朝局的大佬都已經對於李二陛下之現狀有了隱隱猜測,隻不過此事牽扯太大,動輒有天崩地裂之危機,故而誰也不敢貿然宣之於口,隻能在背地裏不斷收集各方麵情報,而後予以揣測。

    但真相幾乎都已經認定……

    也唯有如此,才能解釋為何李績統禦數十萬大軍卻龜速行軍,遲遲未能返回關中,因為隻要踏入關中一步,他便勢必要做出抉擇,遠不如眼下這般引兵於外坐山觀虎鬥,待到最為緊要的時候方才挺身而出。

    雪中送炭於錦上添花,絕對是天壤之別。

    所以如今關隴上下對於李績之看法很是統一,不需過多擔憂,隻要舍得將自己手中的利益分潤給李績,令其滿意即可。反正一旦兵諫成功,關隴將會將新任太子挾持為傀儡,如貞觀之初那般重新占據朝堂,攫取整個天下之利益,又豈會吝嗇分潤給李績一些?

    長孫無忌放下茶盞,手指在書案上下意識的敲擊幾下,緩緩說道:“李績之傾向,存於其心,旁人很難扭轉,成敗皆天意也。但吾今日將諸位請來並非是商討李績立場如何,而是想要問問……東征大軍之中的關隴將校兵卒預謀起事,此事在事先,有誰知道?”

    他一雙眼睛精光閃閃,臉頰的肌肉抽搐幾下,顯然壓抑著憤怒,繼續問道:“程咬金素來對李績馬首是瞻,薛萬徹早已表明支持東宮的態度,程名振、阿史那思摩等人保持中立,此等局勢之下,貿然起事出了自尋死路,將關隴僅餘的實力徹底葬送之外,哪裏有一絲一毫成功之可能?”

    堂內鴉雀無聲,隻要長孫無忌漸高的聲音在回蕩。

    目光從麵前一眾大佬臉上一一掃過,長孫無忌猛地一拍桌案,震得茶盞蓋子“當啷”一聲,而後幾乎是咆哮著憤然道:“最重要的是,為何直至此刻,吾這個被你們推上來的所謂的‘關隴領袖’,才從戰報當中得知此事?若此番起事並未失敗,反而成功,是否意味著這些關隴兵卒直抵長安城下之時,吾才會知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