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那些人早已暗中謀劃起來,或許一時間並未下定決心,但隻需自己稍作壓迫,勢必會引發那些人的警覺,進而立即發動。

    程咬金見他再無它事,遂起身告辭。隻是到了門口又站住腳步,回首問道:“軍中諸將……何人可以信任?”

    他自然不會自我良好的以為李績隻將他一個人當作“正義之人”,但是具體有誰他需要知道,除去彼此協作之外,也能有針對性的采取防範措施,免得事到臨頭出了差錯。

    孰料李績卻搖搖頭,一臉淡然:“除了你,這軍中吾誰也不敢相信。”

    “哈!”

    程咬金仰天打個哈哈,揶揄道:“老子是要感謝你英國公的信任,還是嘲諷你孤家寡人一個,舉世皆敵?”

    李績悠悠道:“兵貴精不貴多,隻要吾麾下左侯衛與你麾下左武衛堅定不移,定能震懾全軍、抵定乾坤!餘者皆屑小之輩,若著力拉攏,反而泄露機密,故而即便他們願意投靠過來,吾也謹慎用之。”

    十六衛統禦大唐軍隊精銳,但並非各個都兵強馬壯、戰力強悍,單純以戰力而論,一直以來便是左右武衛、左右侯衛為第一檔,加上後來異軍突起、戰力飆升的右屯衛,餘者皆差了不止一籌。

    眼下數十萬大軍,當然不可能皆是精銳,除去輜重、民夫、各地折衝府所轄軍隊之外,真正的精銳也不過二十萬,而李靖直屬的左侯衛加上程咬金麾下的左武衛便足有十萬之數。

    所以隻要這兩支軍隊不亂,餘者便翻不起太大的浪花,而這也是李績底氣所在……

    *****

    大軍啟程,依舊是慢慢悠悠,各路斥候仿佛依舊在前線一般四下齊出,數十萬大軍首尾相顧、陣列嚴整,無數運載糧秣軍械的車輛隨大軍緩緩前行,頂著漫天風雪向著孟津渡出發,由此渡過黃河抵達洛陽,而後向東過函穀關直抵潼關,過潼關而抵關中。

    午時,抵達孟津渡。

    所謂的“孟津渡”並非是一處渡口,而是在此地域之內位於黃河南岸一連串的渡口總稱。當年武王伐紂,會八百諸侯之地便在此。自西漢而始,便奉行“以關製河,以河衛關”之策,於黃河兩岸皆設立關隘,屯以軍隊。

    大軍抵達黃河北岸,數十萬人蝟集於岸邊,旌旗如雲兵卒如沙,浩浩蕩蕩一望無際。

    渡河之策早在半路便有預案,否則若是到了河邊再行商議各部隊過河之順序,怕是又能耽擱十天半個月……

    隻不過數十萬人蝟集於一處,固然事先製定了渡河規劃,但事到臨頭,卻依舊難免有所疏漏,導致相互擁擠、碰撞,爆發衝突。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