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勢到了眼下這等地步,堪稱十萬火急,隨意一個變動都有可能引發全局震蕩,進而成為勝敗之轉折,哪裏還能顧忌那麽許多?若事事都要顧及東宮屬官的感受與看法,那這仗也就別打了。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不必在意東宮屬官是否樂意。

    以他今時今日之地位與權勢,即便衛國公李靖都要暫避其鋒,更遑論他人?

    有些時候一味的妥協、顧全大局,並不能讓別人對於產生尊重,反而予以輕視,認為你不敢擔當大任,顧忌太多。相反,恰當的時候胡鬧一番展示自己的強硬,反而讓別人心生顧忌,投鼠忌器。

    敲山震虎,實屬必要。

    程務挺亦是世家子弟,對於官場傾軋、勾心鬥角再是熟悉不過,聽聞房俊之言,便明白其意,心中登時一驚:“東宮之中……有人針對大帥?”

    房俊搖搖頭,沉聲道:“暫且未露端倪,但人心如此,實屬尋常,所以要未雨綢繆,不能等到那些人肆無忌憚的開始爭權奪利之時再予以反擊,那會耽擱大事。”

    東宮之內湧動的潛流,他又豈能毫無所覺?

    隻不過眼下叛軍強勢,那些人不得不緊靠著東宮齊心協力,因為唯有東宮獲勝才能保證他們的利益,一旦關隴得勢,他們將再度回到貞觀初年被嚴厲打壓的年代,朝堂之上的利益被一掃而空。

    然而待到東宮確定優勢,那些人便會迫不及待的站出來,對各種利益伸出貪婪的雙手,導致東宮內部形成分裂,一盤散沙……

    說到底,門閥氏族之特質便是公器私用、攫取利益,無論是誰身處於門閥之中,都會被這種特質所裹挾,意欲脫身亦不可得。強大的底蘊、勢力,配以對於利益去窮盡的追逐,使得門閥的終點便是占據朝堂,攫取天下利益,視黎庶萬民如牲畜。

    即便是最為公平的取士方式“科舉”,實則也終將被門閥所壟斷,那些日夜耕讀的寒門學子,如何與家境優渥、資源豐富的世家子弟相爭?

    起跑線上就已經輸掉了……

    要不說黃巢與朱溫這兩個魔星斬斷了大唐的脊梁骨,使得盛唐一去不複返,卻也對於華夏社會的進步有一定的意義,那便是對門閥展開瘋狂屠戮,直至將無數傳承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門閥大族斬盡殺絕。

    “華軒繡轂皆銷散,甲第朱門無一半。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樓前荊棘滿。昔時繁盛皆埋沒,舉目淒涼無故物。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

    一位門閥子弟懷著悲憤之心情寫下這首《秦婦吟》,盡顯當年大唐與門閥一齊隕落之悲歌。

    這位門閥子弟便是京兆韋氏子弟韋莊,出自京兆韋氏東眷房,亦即韋慶嗣這一支……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