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其中究竟,尚需斟酌。

    呷了一口熱茶,剛剛將戰報放下,便見到有書吏快步上前,恭聲道:“啟稟趙國公,肅州守將侯莫陳雰派人送來戰報。”

    “哦。”

    長孫無忌放下茶杯,將戰報接過,仔細驗看上麵的火漆,查驗無誤,這才拆開戰報,取出信紙,一目十行的看完。

    居然是瀚海都護府向安西都護府求援,而房俊派遣一支由西域胡族組成的騎兵前往支援的消息……

    這一前一後兩封戰報,似乎恰好形成邏輯,瀚海都護府感到局勢危急,所以一邊向長安求援,一邊也向安西都護府發去請求。不過鑒於安西都護府此刻正於大食軍隊連番惡戰,且形勢不容樂觀,所以根本抽調不出兵力。但瀚海都護府的形勢亦是嚴峻,若不派一兵一卒,難免冷落人心,故而便抽調一些胡族騎兵前去,也算是有個交待。

    但長孫無忌總覺得其中或許另有玄機,因為這兩封戰報一先一後抵達長安,實在是太巧了……

    長孫無忌起身,裹緊身上的皮裘,踱步來到窗前,望著庭院裏冰雕玉砌的景物,心念電轉。

    房俊會不會放棄防禦西域,直接引兵馳援長安?

    他認為不會。

    且不說房俊素來鼓吹“帝國利益高於一切”,馳援東宮與放棄西域之間他必然選擇後者,單隻是皇城內傳出的消息,太子曾駁斥蕭瑀提出的命安西軍回援之諫言,並且親筆書信送往西域,讓房俊以江山社稷為重,切勿引兵回援,致使西域淪陷。

    兩相疊加,房俊按理絕不會放棄整個西域而引兵馳援東宮。

    或許……當真隻是巧合?

    長孫無忌搖搖頭,眼下之局勢對於關隴來說岌岌可危,一日不能攻陷皇城廢黜東宮,就始終有著被東宮反被為勝之可能。若當真此次兵諫失敗,那等後果是長孫家乃至於整個關隴門閥都無法承受的。

    任何決策都不能一絲一毫僥幸,縱然看似房俊不會馳援長安,卻也不能不防。

    再等一天,河西諸郡一定有消息傳來,到時候再仔細甄別、分辨真偽,做出妥善之對策。

    畢竟,一旦房俊率領安西軍返回長安,其凶悍之戰力絕非關隴軍隊可以抵擋,縱然關隴軍隊人數再是占據優勢,亦難以匹敵。兩軍對陣,打的不僅是戰術、策略,更打的是士氣,若是關隴軍隊麵對戰力強悍之安西軍導致士氣崩潰,極有可能引發全盤潰敗。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